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新看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07浏览次数:70

 与以往相比,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有不少新提法,主要有:第一,新型的农业现代化,这与过去的农业现代化提法相比,区别较大。第二,要让城市发展辐射农村、带动农村的发展,到农村去,支援农村的建设。这也是过去讲得比较少的。过去总体的是讲农村资源往城市转移,现在提出城市要对农村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农村的消费市场也是很大的,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除了新提法,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有如下一些新看点。

 

  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在哪里

 

  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主题,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短板”和难题?我国农业现代化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从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转向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经营方式。

 

  中国有13亿人口,过去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为了多生产粮食,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这次会议提出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去,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虽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土壤污染,后患无穷。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准备通过一系列政策将过去粗放式的农业过渡到精细型农业,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既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我们国家还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休耕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耕作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减少目前资源浪费,寻找一些其他资源,改进传统耕作的方式方法。

 

  如何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过去一说城镇化,大家就跑到城市去,家里的地都扔了,荒了。实际上,就地城镇化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农民所在的村庄通过工业化发展起来,慢慢扩大,就演变成一个小城镇。农民离自己的土地很近,这样的就地城镇化是农民幸福感最高的城镇化,应该积极提倡。

 

  有关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文件马上就要出台。过去征地政策,基本上是把农村的地拿走,如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留在农村搞建设,这样就可以把增值部分留在农村,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如何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也很重要。所谓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比如资金,可以通过土地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宅基地的抵押等,这样城市资金就到农村去了,支援农村的建设。过去,我国农村的土地、房屋都不能抵押,农村的存款只能单方面跑到城市去,而城市的资金因为没有抵押物到不了农村去。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可以做抵押物,这样城市的资金就可以到农村去了。

 

  城市和农村进行对点帮扶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县的某一个部门去帮扶某一个村,这样的带动也是很好的。我国不少地方都在实行这样的政策。整个城镇化是多种多样,以后没有必要把农村都撤了,大家都到城市去。美国真正的大城市没有多少人。同样的道理,我们国家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人都弄到城市去。让村庄尽量地发展,慢慢壮大,也能吸引很多人去,这也是一种城市化的新思路。

 

  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一号文件的重要主题。今年在粮食安全战略中,中央提出了五个新的发展方式,第一个就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建立产业互动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一二三产业整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过去我国太过关注生产环节,对第二、第三产业涉及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利润在这些环节。过去一讲农业产业化就是公司加农户,就是提倡小市场大市场,结果这种模式,利润基本上被公司拿走了,农户留得很少,农民种粮一直是个不赚钱的行业。目前从田头到餐桌有七个环节,如果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利润是一百块钱,那么很多种植者的利润很低,甚至不到10%15%,大量的利润被加工和后面的销售环节拿走了,如果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就能把利润留在种粮大户和粮食主产区。

 

  其二,从国际来看,一二三产业融合也是国际公认的好战略好经验。日本近年来一直在提第六工业化,所谓第六工业化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韩国这两年也开始搞第六工业化。东亚这些国家农户规模很小,如果纯粹搞生产,一个是和市场割裂,另外,利润也主要是被加工销售环节拿走了,留给生产者的太少。所以要搞一二三产业融合,让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三,有利食品安全。目前消费者吃的东西不知道是谁生产的,生产者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卖给谁了。如果一二三产业融合之后,谁买他的东西,农民就知道了,消费者知道我买的是谁的东西,某种程度上缩短了产业链,也有利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加强互动,减少出现因为中间环节太多导致的各种信息不对称和安全问题。

 

  那么,如何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呢?

 

  从农户层面讲,如果农户的生产规模扩大,就不一定把生产的东西不进行任何加工就卖给中介,而是可以搞初步加工,甚至可以创品牌,做服务,做销售。以橙子为例,目前我国的传统橙子是如何做销售呢?农民种了橙子之后,一般由中介到他田头来收购,中介收购了之后拿到产地批发市场卖,产地批发市场有大户用大卡车拉到北京的新发地等批发市场卖,然后又被那些小商贩拉到各小区的农贸市场卖,中间经过六七个环节,每个环节百分之十几的利润,留给生产者农民的利润就很少了。创业种橙子的企业家储时健就带了一个好头。他的橙子生产出来后要加工包装,还打出品牌,与电商合作销售。这样做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中间环节少很多,他的利润也高出不少。

 

  从专业合作社层面讲,可以通过规模扩大,不但进行加工,还可以到城里建直销点或者直接产销对接供货。在山东青岛调研时,我们发现一些村庄已开始直接给青岛的几家单位供菜,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这样做,消费方也知道货是从哪里来的,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特供。这样直接的供货缩短供需环节,增加了透明度,也相应地保证了食品安全质量。当然这种做法,既需要合作社有一定的规模,也需要农民具有经营管理的能力。

 

  从粮食主产区层面讲,过去产粮大县是财政穷县,主要是进行粮食生产,以后应该延长产业链,在产区直接建加工厂,还可以创品牌,向销区直接建立销售网点。最近我国一些产粮大县已开始建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这样会使利润更多地留在了农户手里和粮食主产区。

 

  从国家宏观层面讲,就是要出台更多的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比如加强对工业整合的信贷政策,引导销区与产区对接等。

 

  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如何理解“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意义何在?

 

  过去十多年我国实行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硬件投入,也就是所谓的“物的新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及村容村貌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人的关怀及建设相对不足。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应该在硬件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软”的方面投入,也就是所谓的“人的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概念,表明未来国家对农村的建设方向与过去相比要进行调整,从单纯的“物的建设”过渡到“物的建设”与“人的建设”同步推进,从单条腿走路,过渡到两条腿并行。

 

  “人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解决农村“三留守”人群的实际问题。对农村居民要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保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比如有些农村开始建立农村居家养老中心,留守老人们每天可以到养老中心吃两顿饭,既提高了老人们的福利,也增进了老人们的了解,很受老人们欢迎。留守儿童上学也应该建立专门的接送制度,解决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 

 

  二是提升村民的村庄管理水平。村庄建设仅有硬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套制度,加强对村庄人居环境的管理。比如有的地区,不但对乡村进行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村庄的垃圾分类管理、河道污染治理、养殖污染清理,使农村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村容整洁漂亮。只有加强村民的村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让村庄变得美丽。

 

  三是加强培育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而“人”也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短板”。尽管农村人口数量多,但职业农民较少,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经验种地,种植规模小,闲置的劳动力较多。目前一线种地者平均年龄为57岁,未来谁来种地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阻力。未来农村建设需要通过职业农民培训,让职业农民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农业才能升级换代。在浙江、陕西等地已经开始对农民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审,评定了初级、中级及高级农艺师,让农民有了职业荣誉感,这对人的素质提升意义重大。

 

  四是加强村庄治理制度建设。我国近年来出现不少“小官大贪”,还有在一些地区的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存在拉票贿选,家族宗族势力滥权,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完善村庄治理制度。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对村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解决目前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解决封建迷信抬头,赌博之风盛行等问题。对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问题,要能够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

 

     五是加强村落文化保护,让村庄留得住乡愁。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城市扩张很快,农村发展也照搬城市进行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农村原有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消失得很快。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对村落的保护成为未来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则,加强对村落保护。比如应该规定,对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拆大建,村庄规划要按照村庄原来的格局来做,原来的沟渠、石板路、古树等都要保护。所有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原来的格局都应该尽量完整保存下来,让后代能够有历史的记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郑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