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扎根农村四十年 革命老区换新颜

寻访改革开放初期开荒的“老黄牛”黄光灵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01-18浏览次数:237

  2018年12月底,黄利雄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幅老照片,配的文字很简短:“改革开放初期开荒的‘老黄牛’”。照片的主角黄光灵是他的父亲,也是南方日报、南方+梳理出来的见证过惠州改革开放的历史人物之一。

  老照片发出去不久,引来一堆朋友点赞。老照片的原说明是:“1988年《广东新闻》这样介绍:博罗县黄山洞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山地多的优势脚踏实地地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种养业,走耕山致富的道路。图为村支部书记黄光灵向群众了解生产情况。”

  1月初,记者前往黄山洞村,将这张老照片送到已71岁的黄光灵老人手中,听他讲述自己经历过的改革开放故事。1月中旬,记者又在博罗县见到黄利雄,听他作为黄光灵家人的补充感受。他们的讲述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年大家的努力能带动黄山洞村发展,是因为坚定跟着党的政策走。

  从包干到户解决温饱到“走出山门”发家致富

  黄山洞村是有名的革命老区。1968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介绍当时的黄山洞大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事迹和经验,使之闻名全国。“北有大寨,南有黄山洞”的说法流传一时。1969年,黄山洞大队和大队民兵营被评为全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单位。黄光灵就是1969年从部队转业回村,从民兵连长开始当起了村干部。

  1980年底,包干到户的春风吹到黄山洞村。在此之前,吃饭还是问题。对此,1973年出生的黄利雄也有印象。他说:“7岁左右,我们家经常还要用番薯和米一起煮番薯饭。”

  那时,黄山洞村10个生产小组1200亩地,田地分包到每家每户种水稻。“第一年就增产50%。”说到这个变化,黄光灵双眼放光,“到1984年,村里1300人的温饱解决了。”也是从那年开始,他正式担任村支书。

  因为在村里负责,黄光灵很少顾及家里的6亩水田和丘陵地。分田到户后,耕牛分到各家各户。8岁开始,黄利雄当上“放牛娃”:“我负责家里的3头牛,比我大3岁的姐姐负责做饭,老妈在田里干农活。”当时,他们家也跟别的村民一样种植水稻、花生和甘蔗,另外在河坝开荒种菜,大家的干劲都很足。

  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1984年,广东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全面推行以“包”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5月,大包干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生产队的主要经营形式。

  除了种水稻,黄光灵还带领大家发挥山地多的优势,开荒搞种养,种植杉木、果树,还有巴戟等草药。当时,村里专门从肇庆请去种植能手,指导如何种植被当地人称作“鸡肠蜂”的巴戟。黄山洞村的种植声势很大,吸引了《广东新闻》采访。

  那张拍摄于1988年的老照片被黄利雄发到朋友圈后,村里的熟人很快认出了照片中的另外两人,就是当地“鸡肠蜂”种养大户田火胜的家人。“1989年,他们种植巴戟加育苗,一年能创收8万元。”黄光灵对这个数字还记得很清晰,因为那时万元户正是风光的时候。

  除了种植巴戟,黄山洞村5万多亩天然山林资源为养蜂创造了条件。往往是一家做起来了,就会带动其他村民加入,慢慢地,村里四分之一的人开始养蜂。村里有名的“家族养蜂”带头人是刘贵泉,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还在养蜂,年收入10多万元。为了保护村民养蜂,在山林果树开花季节,村里明确不允许砍伐树木,同时,想办法在防盗等安全方面予以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打工挣钱的风潮传到村里。黄光灵思想开放,鼓励大家外出,并且和村委班子一起提炼出一句口号——“打开洞门,走出山门”,鼓励村民走出去打工或做生意。一时间,外出打工成为年轻人和壮劳力追求的时尚。

  现任村主任刘伟忠是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致富的代表。1991年,他跟随父辈到杨村镇的华侨酒店打工,从普通学徒到掌勺厨师,一路拼搏,10多年后回到家乡石坝镇,在镇子的公路边开了一家名为“同福”的客家菜酒楼,做正宗的三黄鸡、客家酿豆腐。

  现在,致富的村民都到石坝镇买了房,搬到镇上居住。为此,黄山洞村创新工作思路,将村委会也搬到镇上,方便村民办事。从2016年开始,作为外出致富的带头人,刘伟忠被选举出来担任村委会主任,在新时代为黄山洞村服务。

  打通15公里山路获得多方赞誉

  从学习毛泽东思想成为先进单位出名之后,全国先后有80多万人次到黄山洞参观学习。当时,博罗县城到黄山洞还没有修通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无法走车,大部分人只能坐车到博罗县城,然后步行两天进去。

  作为村里长大的孩子,黄利雄对山高路远的印象很深,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到石坝镇要走15公里的土路,是一件令人发怵的事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黄光灵就有心要修好这条村里联通外面的道路,并且做了一些黄土筑路基的基础工作。此后,他陆续想办法扩宽一些弯道,填平一些坑洼之处,但是没有资金完成道路硬底。

  2000年之后,黄光灵再次想办法,一边号召外出发家致富的乡贤捐款,一边到镇里申请扶持,希望能为革命老区争取到修路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努力,在各方支持下,到2006年,从黄山洞村通往石坝镇的15公里山路终于变成了水泥路。2007年,这条路被还评为“惠州市农村公路样板路”。

  黄利雄很欣赏他老爸做的这件事:“这是一件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情,虽然不容易,但特别值得。现在,村民住在镇上,回到村里种柑桔和养鸡,没有这条路很难这么方便。”石坝镇宣传委员王云香也为这条道路点赞,她说:“路通财通,道理很简单,但扎实推进一件事情的精神,值得敬佩。”

  另外,2003年前后,黄光灵还做了一件大事,为黄山洞村石角片以及丁坑、朝底坑和胡洋角共6个村小组的100多户移民,共500多人申请到了符合移民政策的补偿款,每人3600多元。钱看起来不多,却是对村民在修建水库时期的牺牲精神的一种肯定,他个人也因此获得2002—2003年度的“广东省优秀移民工作者”。

  2008年,黄利雄和表叔张桂南联合承包了村里50亩山地。这些山地不在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内,可以养鸡。从那时起,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的黄光灵发挥余热,帮助儿子在养鸡场管理财务。张桂南之前有过近8年的养鸡经验,两年左右养鸡事业就初见成效。

  石坝三黄鸡是当地特产,每天外销不少于5万只。作为博罗县唯一没有工业的镇,三黄鸡养殖也是石坝的重点扶植产业。他们的尝试产生示范效应,村里也有几户开始跟着养鸡,而且规模比他们还大。

  现在,村里的养鸡户都与石坝思源三黄鸡公司签订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协议,肉鸡、鸡蛋由这家公司收购。“目前,黄山洞的石角片3个村小组村民在禁养区外,以养鸡为新的致富方式。”黄利雄介绍,他们按照现行环保政策的要求,做好环保设施,把养鸡产生的鸡粪运到外地做有机肥料,已形成一条产业链。

  ■对话

  发动群众“打开洞门,走出山门”

  南方日报:改革开放初期,黄山洞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光灵:1980年前后到1981年、1982年,我们村变化很大。当时的粮食增产大概是50%左右。到1984年,黄山洞的温饱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激发了群众极大兴趣,大家都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

  南方日报:当时村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地?

  黄光灵:我们的地大概有1200亩左右,村民大概1300人。当时以种水稻、种花生为主,还有养蜂,种巴戟和柑桔以及种树。

  南方日报:温饱解决之后,村里想了哪些办法让大家致富?

  黄光灵: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村民解决温饱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发动群众尤其是青年和壮年走出去,“打开洞门,走出山门”,号召大家走出黄山洞,到外面发家致富,并且为大家创造条件。在外面干了一段时间以后,相当一部分群众富起来了。现在的村委会主任刘伟忠就是一个代表,他出去打工成了一个小企业家。

  南方日报:黄山洞村的这条村道是怎样修建起来的?

  黄光灵:为这条路,从上世纪70年代初,我就第一次募集资金修理路基。上世纪80年代重新整理,把弯道扩宽,把不平的地方搞好。2000年后,我们就发动群众,在政府和乡贤支持下,修好了从石坝到黄山洞15公里的水泥路,群众相当满意。

  ■观察眼

  希望“黄山洞”品牌焕发新光彩

  从航拍镜头下看黄山洞村,四处山峦叠翠,绿水环绕,矗立其中的四座高峰,就是标志性的“一山三嶂”:丫髻山、红花嶂、鸢婆嶂和四方嶂。黄山洞水库也是一道靓丽风景,碧波荡漾,清新迷人。据了解,水库北面,还有两处瀑布,落差100多米,每年4到10月飞流直下,甚为壮观。可以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黄山洞村的天然优势。

  发展思路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黄山洞村40来年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例证。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发挥山地多的优势,借山造林,将每家每户周边的山林和荒山进行开发,变成“自留山地”,调动村民的种植热情。2000年后,作为水源保护区,黄山洞村根据政策要求调整思路,既要控制山林开发,还要退耕还林,将5万多亩山林还林一半。同时,村里严格执行水库区不能养殖的政策,目的是要保护好最优的生态资源,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第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老一辈黄山洞人跟着政策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现在,改革开放再出发,黄山洞村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令人欣喜的是,博罗县石坝镇计划在这里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并利用它的宝贵革命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要让它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美丽乡村,这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思路。

  希望“黄山洞”这个品牌,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