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不靠中储粮

发布者: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时间:2015-05-31浏览次数:41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我国粮食政策最核心思想,听起来没问题,可惜现实世界是有成本的。首要麻烦是粮价被推高,我国成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高地。从小麦、玉米到稻谷,尽管产量年年攀升,中国粮价不仅高于美国,也高于越南、泰国等国。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粮食,成本反而更低。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粮食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大量储粮的另一成本是,粮食年年相陈,加工企业从粮库购买的多是陈米。粮库出粮都是新粮进,旧粮出,越旧越要赶紧卖。全国很多粮库储存了几年粮食,东北地区更严重,有些据说储存了六七年前的大米。陈粮不意味着就是劣质粮,品质到底还是比新粮差得多。

        长期大量粮食库存,想不诱发腐败,简直是不可能。中储粮的丑闻几乎每年都有,粮仓“硕鼠”一涉案就是上千万。2013年中储粮林甸粮库还发生了一场蹊跷大火,78个露天储粮囤、4.7万吨粮食化为灰烬,震惊全国。前段时间,央视还曝光辽宁吉林有粮库和粮商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套差价。中储粮在地方一直是独立小王国,这种事情必不是少数。

        中国真有必要储存那么多粮食吗?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真正地理解粮食安全问题。

        最通常说法是,中国是人口大国,那么多人吃饭,缺粮怎么办?其实,和人们的直觉相反,正因为中国人口多,市场广阔,粮食才越安全。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大因素是气候,市场范围越广大,粮食产量和粮价波动就越小。一个村庄看起来自给自足,它的粮价波动远大过全国市场。以中国幅员之大,发生造成全国范围粮食减产的气候灾害,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代农业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更大程度取决于精耕细作,科学种田,虽然农民不断减少,粮食单产和总产量都在不断提高。从长期看,中国人只能是越吃越饱,越吃越好,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太小了。

        也有人说,中国毕竟是大国,一旦粮食有短缺,全世界谁能供应?陈章良教授在博鳌论坛也说,如果不重视粮食安全,世界上的农产品都被我们买了,别人怎么办?更有人担心国际局势有变,粮食市场关闭,依赖进口岂不是轻易让人“扼住咽喉”?

        这些说法完全是杞人忧天。首先,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进口量本来就有限,怎会“把全世界农产品都买了”。倘若中国人消费力大增,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农产品,这恰恰是好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通常是要挨饿,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往往意味着其他产业更赚钱。只要手上有钱,从全世界购买粮食就变得划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农业能垄断国际市场,封锁更是绝无可能。用“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思想应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只能让本国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应当抛弃“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战备思想,用市场化眼光看待粮食安全。市场上有粮食期货,就是用价格指导着各个环节的粮食储备。一旦预期减产,价格上涨,各个粮食加工厂、仓库、超市、粮店甚至家庭主妇都会增加储粮,其他形式的食品供应也会相应增加,进出口也会相应调整。在现代社会,这个反应速度不过是几天时间。将粮食储存交给整个市场,需要储存多少才合适呢?天晓得,看价格不就可以了。

        直截地说吧,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被严重夸大的问题。不仅现在完全没问题,就是中储粮不收购存粮,中国人也不至于饿肚子。国际粮农组织提出所谓“粮食安全警戒线”——粮食期末库存占全年消费比例不得低于17%——这本身就充满计划经济的思想。中国的粮食储存对外公布是35%,据业内士保守估计可能已经达到40%。这不仅没必要,也造成了严重浪费。

        如果说要粮食储备,也应仅限于军务、赈灾、救济,这正是古代官粮的一大功能。这种应急救灾的特殊粮储,规模显然就小得多。现今中储粮的一大职能是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其实这些完全可以交给市场。


(作者:菁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