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工作重心下移

发布者: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时间:2015-11-30浏览次数:17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而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二○二○年,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二○一○年翻一番,而且,要按照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仍高达7000万。
  这也意味着,脱贫攻坚战已不是过去那样只是口头上喊喊,而是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标准和时间要求。如果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把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指数化,并层层下达给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将相当大,困难也将相当多。而如何将工作重心下移,则是此项工作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
  事实上,从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GDP、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没有具备做好脱贫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只是各级政府更多的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建设、政绩工程、“高大上”的项目建设上了,而没有重视农村脱贫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政府投入、项目建设等,也都远离了与民生、与相对贫困人口有关的方面,造成社会财富使用的效率大大降低,贫困人口的脱工作效率很低,甚至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
       很显然,这样的思路必须调整,这样的工作方法也必须调整。因为,脱贫工作决不象一般工作,可以用简单的数据来表达,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实实在在的利益、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看到,要有广大贫困人口的深切感受和现实需要。否则,就不可能得到贫困人口的认可,也不可能认为是脱贫工作已经到位。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处于贫困人口范围内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自然禀赋很好、但发展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就是说,要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让这些地区的居民脱贫,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做出相当大的改变。而对这些地区如何发展,如果工作重心不下移,是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方案来的。特别是那些根本不适合发展经济的地区,就更需要有专业人员前去评价和评估,从而得出应当如何脱贫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不然,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做好的。
       事实也是如此,对那些真正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除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地发展经济之外,对那些确实不具备发展经济的地区,是否可以采取移民的方式,把居民移到可以发展经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的地方,以便于广大居民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贫穷面貌,而不是单一的政府救济。对政府救济,更多的应当救急,而不是救穷。救穷的方法,也要授之以渔,而非鱼。只有这样,脱贫工作的基础才会扎实。
       而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脱贫,地方政府也要在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制定上,更多的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发达地区转向贫困地区,将投入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避免将资源损失浪费在城市的重复建设方面。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应当增加投入,增强保障性,不要再让农村的教师、医务人员等用低收入提供高服务,不要再让那么多“最美乡村教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否则,愿意到贫困地区工作的人会更少,贫困地区的脱盆工作也将更难。
       与此同时,国家在人才的使用方面,也要更多的考虑贫困地区,让在贫困地区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能够得到合理使用和优先使用,而不是单纯地看GDP、看经济总量、看财政收入。恰恰相反,那些一直在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才,要派到贫困地区去锻炼,并必须以成绩论英雄。
      对于各级政府及其官员来说,也必须经常深入到贫困地区,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了解贫困地区居民的心理和需要,并及时对工作做出调整,而不是融会贯通板教条,按照理论上的办法去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总之,脱贫是一篇大文章,一篇难度极大的文章。如何写好,需要上下齐努力,需要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

 

(作者: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