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多元的,而且社会发展轨迹并行使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社会运行中的矛盾或者冲突也此起彼伏,其中有价值取向的不同、有利益诉求的不同、有社会走向设想的不同等等。但即便如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物质生活极大富足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追求却是共通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想追求幸福。也正是在这些不同和共通的综合作用下,社会才得以沿着一条轨迹在不断发展着,即我们的历史,当然发展的轨迹是没有哪一个成员能够完全预期到的,还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应对好各类问题或是矛盾,各类学科和科学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从各自领域中找出让社会发展实现最优路径的要件。
具体到经济学这门学科,虽然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枝蔓庞杂的学科体系,但就其研究对社会发展核心要件大致就两条: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因为在经济学的眼中,资源是稀缺的,配置是有侧重的。如何让稀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如何让收入分配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就成为评判一个经济运行机制好坏最主要的标准,也是众多经济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而为什么资源是稀缺的?因为我们的需求是无限的。例如,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与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相比,现有的资源总显得不够。
而资源的配置为什么又是有所侧重呢?因为社会成员在资源禀赋方面不是一致的,所以在配置资源的时候,总是会选择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上侧重,这样自然产生了对经济运行结果享受度的千差万别。换句话说,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上近乎永恒地存在差距,但如果一味任由差距扩大,势必最终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有关公平的适度就成为了一个社会的必需。试想一下,让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拥有巨额财富的成功人士身居在一群乞丐居住区中居住,心中是何滋味?所以比尔·盖茨总是不厌其烦地引述亚当·斯密的话:“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地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14年)
所以对于经济学而言,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近乎成了“夏洛特的烦恼”,然而马克思对此却表现出无比的自信:“人的目的总是反映某种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在具备了一定手段的基础上,人们根据需要提出目的,为实现目的而奋斗;目的又推动、促使人们去创造新的手段;新的手段又引起新的需要,人们又提出新的目的。手段和目的互相制约,互相推动,构成了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史”(《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目的与手段同样重要,因为只有一厢情愿的好目的,但如果没有与之适宜的手段相匹配,那么我们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就会出现背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以至于我们难免感慨“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面对这些无奈呢?因为在社会运行中,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始终难以彻底化解,即如何彻底摆脱贫穷。贫穷的存在本身对人类社会而言就意味着一种极大的浪费,例如,阿玛蒂亚·森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然而“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所以对于贫穷,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例如,为什么当今敢于在街头扶起跌到的路人,是需要无比大的勇气;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掏钱资助某一个弱势的社会成员,而不愿意给各类慈善类基金、机构捐献更多的money;为什么只有在个人财富自由之后,才更愿意争当慈善家,而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在精打细算方面个个是行家里手;而为什么在所谓的慈善晚宴上,慈善家们个个是珠光宝气,但对于不远处街头磕头作揖的乞丐不会多驻足一会儿呢?这种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实际上细思之后,难免摇头晃脑。而对于上面这些问题,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您或许会找到答案。
作为读者,实际上我更喜欢此书的原名——POOR ECONOMICS,直译为“穷人经济学”。因为这本书确实是一本有关穷人的经济学书籍,而且该书与其说是两位作者的经济逻辑推演,不如说是他们开展一系列经济行为试验的结果清单,而从这本书分为“生活案例”和“慈善机构”两个部分而言,也说明了此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必须承认,虽然本文是《贫穷的本质》的读后感,但客观地说,这本书我只读明白了“生活案例”这部分,而“慈善机构”这部分我读后并没有清晰的感受,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爱,因为读过此书之后,一个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贫穷作为一种相对状态,也许我们始终都摆脱不了,当然这不是悲观情绪的宣泄,恰恰相反这种状态会成为社会运行机制不断改善的动力之源,“历史不会终结”。
贫穷是什么?是吃不饱吗?是看不起病吗?是上不起学吗?是要多生孩子吗?……因为目前各国扶贫的措施基本是从吃得饱饭、看得起病、上得起学、计划生育等方面入手来摆脱贫穷的,但为什么还是有10亿的穷人呢?(按照平均贫穷线为每天每人支出0.99美分的标准划分)
对于这些问题,《贫穷的本质》在“生活案例”部分中,用四个案例逐一进行了回答,而其答案可能与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是相反的。例如:“对穷人来说,还有比食品更重要的东西”、“穷人愿意花大钱看病,不愿意花小钱预防”、“教育对于穷人而言是投资吗”、“是越穷越愿意多生孩子吗”。
对于贫穷的改善,《贫穷的本质》在其结尾处,提出了五点结论:
1.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信息。
2.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
3.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者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
4.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者不堪回首的历史注定失败。
5.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对于这五点内容,我更愿意把他们理解成缓解贫穷可行方案的方向。在读此书之前,我自己对于贫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欲望与现实之间差距的状态描述,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差距越大,说明贫穷程度越严重。如今读过此书之后,我更加愿意说的是贫穷的本质就是“人穷志短”,因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预期不明确,才最终导致众多穷人和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努力最终止步于“贫穷陷阱”S曲线的左侧。如果“志长”的话,那么贫穷可能就不是一种长久的状态,而变成了一个发展阶段,那么才会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社会良态,而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一开始,就让我们“再好好想想”。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