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淘宝村”的产业演化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26浏览次数:240

中国“淘宝村”的产业演化研究

刘亚军1,储新民2

        摘要:“淘宝村”作为一种互联网草根创业推动的包容性经济发展现象,正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淘宝村”的产业,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上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产业历程。本文基于对全国20个“淘宝村”的实地调研和大量二手资料,从经济演化理论视角对其产业演化进行解读,剖析其产业演化规律。“淘宝村”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自组织性、变异彻底性和弱路径依赖性,其实质是通过农户电子商务创业,以“点”( 商业模式) 的创新及裂变复制带动“面”( 区域产业) 的发展所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交替升级,创业者的“双网学习”,以及网商竞争与合作分别构成了“淘宝村”产业演化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机制。企业家精神是“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内生动力。“淘宝村”的产业演化一般经历了萌芽、裂变式成长和产业集群式发展三个阶段。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充分降低农村电商创业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以做好公共服务、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为基本任务。

        关键词: 淘宝村; 产业演化; 农村电商

 

        一、引言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电子商务的基因注入农村这一古老的肌体,农村经济便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式下,当下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正孕育着一场电商创业浪潮,自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1131个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为主要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的专业村,业界称之为“淘宝村”。这些村广泛分布于17个省市区,近3年年均数量增长超过200%,并呈现极强的集群带动效应。“淘宝村”在产品选择上基本上都集中在农村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领域,如农副产品( 茶叶、坚果炒货、花卉等) ,手工艺品( 凉席、草柳编、铁艺等) ,以及其他劳动力密集型初级轻工业产品( 箱包、简易家具、服装等) 。“淘宝村”的大量涌现,引起了海内外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及国家各部委领导陆续到“淘宝村”调研,阿里研究院的“淘宝村”开放课题得到了海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的积极参与。通观诸多“淘宝村”,其典型路径是从几个年轻人触网开店创业获得成功开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地裂变式发展起来,其驱动力是农户自身原始的致富欲望。“淘宝村”现象为何值得关注,主要是因为其以自发形成、自底向上发展为特征实现了农村的包容性增长,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产业层面看,“淘宝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产业进化史,“淘宝村”以5-8 年的时间走过了传统产业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演进过程,是极好的产业研究素材。由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和静态均衡经济理论无法解释一个产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尝试从经济演化理论的视角,基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对中国第一批20 个“淘宝村”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和新公布的1131个淘宝村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产业层面来剖析“淘宝村”产业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其演化的特征、机理与路径如何? 以此来找到“淘宝村”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为推广“淘宝村模式”,以及“淘宝村”自身的产业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表 1   典型淘宝村的区域分布及产业类型

 

排序

 

省市区

淘宝村数量

 

典型产业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1

浙江

62

280

506

制鞋、坚果炒货、汽车用品

2

广东

54

157

262

服装、手机、箱包

3

江苏

25

127

201

花卉、家具、床上用品

4

山东

13

64

108

草柳编、演出服

5

福建

28

71

107

家具、服装、茶叶、鞋

6

河北

25

59

91

箱包、汽车用品、羊绒制品

7

河南

1

4

13

家电、鞋

8

天津

1

3

5

自行车零配件、乐器

9

江西

1

3

4

羽绒服、家具

10

辽宁

0

1

4

服装

11

四川

2

2

3

服装

12

湖南

0

3

1

汽摩配件、服装

13

云南

0

2

1

银器、花卉

14

北京

0

1

1

家具

15

湖北

1

1

1

绿松石

16

吉林

0

1

1

土特产

17

宁夏

0

1

1

枸杞

18

安徽

0

0

1

宣纸

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阿里研究院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二、“淘宝村”产业演化的系统性特征

        演化经济学认为,产业演化的背后,是组织惯例起着决定性作用。惯例是产业演化的基因密码,决定了产业演化的特征、机制和路径。惯例被定义为组织中存在的重复性的活动模式,产业的演化是通过惯例的遗传( 复制) 、变异和选择来实现的。依据惯例所涉及的组织范围大小划分,惯例可以分为企业惯例、产业惯例和社会惯例,企业惯例包括企业的技术流程、管理制度、商业模式等,产业惯例包括行业中多个企业共同遵守的规则、制度等,而社会惯例则包括当地社会的风俗、文化等。“淘宝村”的出现,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产物。是在彻底的基因变异的基础上,产生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系统性特征。

        (一) 自组织性

        “淘宝村”多数是根植于市场并自发形成的。依靠“互联网+ 农村”而产生的全新商业模式,让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利益分配的主人。脱贫致富的原始欲望加上周围邻里的带动作用,让农民产生创业冲动,而电子商务极低的创业成本让这种冲动转化为行动。这种农户自发创业而形成的经济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能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演化而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正是这种源自市场,遵循市场规律,甚至是“野蛮生长”出来商业生态,才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环境、自我进化的能力。

        (二) 变异彻底性

        互联网对于经济社会而言,不仅是一场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更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变革和社会变革,农村也不例外。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交易方式和商业模式。传统的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数字鸿沟终于不复存在,巨大的市场通过互联网向农村敞开怀抱。给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传统的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农民作为劳动者的生产地位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没有变化。而互联网电子商务条件下,农民通过自主创业成为网商,掌握订单,从而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激发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可以说,“淘宝村”的出现意味着农村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是一种更加彻底、更具颠覆性的变异。

        (三) 弱路径依赖性

        根据经济演化理论的观点,由于惯例具有自我保持的惯性,因而产业的演化也会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但我们的观察发现,一些“淘宝村”的产业表现出弱路径依赖特征,即新产业不一定以原有产业为基础,可以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我们以全国第一批20 个“淘宝村”为例统计,其中有25%的村没有以原来的主打产业为基础。以东风村为例,其传统产业是废旧塑料回收,村里当初几乎没有做家具的手艺人和生意人。但自2006 年孙寒开出第一个家具淘宝店后,村民们争相效仿,东风村的简易家具产业迅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五年就实现产值过亿。这种弱路径依赖性,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生产关系的变异比较彻底,劳动者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为网商,从被支配地位提升到支配地位,其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基因,因而可以摆脱对一些传统产业资源的依赖,开辟出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其次是农民网商们选择的产业往往具有全新的竞争优势,找到了合理的定位。比如东风村为何选择简易家具? 因为相比高档家具,简易家具更适合网销,城里的家具商不愿意做,且当时的网络平台上竞争较少,大家都是白手起家,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创业风险。

        三、“淘宝村”的产业演化机制

        “淘宝村”产业演化所体现出的这些系统性特征,可以从其惯例演化机制中得到解释。产业的演化的根本动力是底层的企业惯例的创新演化,又受到上层的社会惯例的影响。企业是产业的构成单位,变异是演化发生的基础。企业通过创新实现变异。没有企业的创新,产业演化就会停滞不前,一潭死水。同时,企业的创新和产业演化,又根植于当地的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社会惯例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企业的创新。产业演化还需要通过企业的学习来实现遗传和复制,这主要体现为企业家的学习,知识复制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企业家学习的能力。产业演化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选择机制,这便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微观个体是企业,从农户的家庭作坊到成长为家族企业甚至现代股份制公司,其成长过程具有很强的内生性。遗传( 复制) 、变异与选择三种机制构成了“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基本机制。

        (一) 企业家精神是“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内生动力因素

        “淘宝村”的农民网商,最初是以农户为单位,或三五亲朋好友一起创业,发展壮大后可以成为家族企业乃至股份制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构成了“淘宝村”的产业生态体系,也是推动“淘宝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企业持续不断地进入市场,为企业生存发展打拼呢? 最终还是人的精神,即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从微观和中观角度,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以及产业集群演进的内生动力。企业家精神代表了创业者的一种人格内涵,其核心要素是创新、冒险和学习等。“淘宝村”创业者的背景中,有的是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的是扔下铁饭碗义无反顾下海的工人,有的是在外闯荡多年返乡的打工仔,有的是刚刚毕业就毅然决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们在渴望致富的驱动下,在同村榜样的带动下,敢于创业,主动地向周围邻居、亲戚朋友或从互联网学习电脑、网络和商业知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市场不景气或遇到激烈竞争的时候,先行企业能迎难而上,率先进行产品、工艺和商业模式创新,而落后企业又通过学习和模仿将这种创新进行扩散,形成“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产业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淘宝村”的企业之所以做不大,与其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和一些落后的本地文化有很大关系。小富即安、单打独斗等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淘宝村”的发展壮大。

        (二) 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交替升级形成“淘宝村”产业演化变异机制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创新变异的两大根本推动力。一直以来,技术创新被视作是产业演化的核心因素,直到近几年,商业模式作为另一重要因素才逐渐被重视。实际上,熊彼特早就提出,并非只有技术创新才是创新,新市场的开辟,资源的重新配置,要素的重新组合也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本质上是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的创新。大量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构成因素,而且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本身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只有将其商业化才有“产业”的形成。洪志生和薛澜等人( 2015) 也提出,商业模式战略层面创新有利于引导技术创新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商业模式获利层面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补充; 商业模式运营层面创新有利于为技术渐进性创新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淘宝村”的产业形成与演化,同样也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的创新因素来看,首先是互联网这一重大的技术创新的出现,引发了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并逐步向农村渗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农村小农经济和依托乡镇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从内部的创新因素来看,“淘宝村”里的一些先行者抓住网络电商平台交易的新机遇,找到某种适合农民在农村创业的新模式,率先开始自主创业,由此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在竞争的压力和市场需求的推力下,一些竞争力较强的农户和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引领市场潮流,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并迅速成长。

        (三) 农民网商的“双网学习”形成“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复制机制

        Nelson 和Winter 认为,遗传( 复制) 是经济组织演化的重要环节,用于保存和延续创新变异的成果,其基本形式是创新的扩散和知识的学习。创业者是知识学习的最重要的主体,“淘宝村”的创业者( 农民网商) 的学习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学习,另一种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线下学习,我们将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称为“双网学习”。“淘宝村”的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张,关键是对新模式和新产品的模仿复制速度快,而其背后的根源在于网商的这种双网学习的低成本优势: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学习,其学习成本都比以往要低得多,或者比同行竞争对手要低,从而体现出速度优势。首先,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农户也可以跟城市人一样,快速从线上获得各类信息和知识。对于网商而言,竞争对手就是学习的对象,而网店所展示出来的信息是充分且容易获得的,竞争对手的商品品类、价格、宣传手段、客服流程、网店装修等信息都非常透明,要学习和模仿非常方便。其次,从线下学习来看,乡土社会相较于城市社会而言,更加注重熟人关系和邻里亲情,线下交往更加频繁,有利于创业经验的快速扩散。成功创业者致富经,会通过线下跟亲戚朋友的交流中快速传出。虽然有些人不太情愿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害怕“青胜于蓝”,但碍于面子,往往也不得不多少传授一些。因此,“双网学习”的低学习成本优势,使得先行者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经验得以“一传十,十传百”地裂变式传播,带动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

        (四) 网商竞争与合作形成“淘宝村”产业演化的选择机制

       “淘宝村”的产业演化机制充分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市场选择机制是“淘宝村”产业得以快速演进的法宝。经济演化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选择机制是决定经济社会演化的核心机制。复杂系统理论也认为个体间的竞争与合作是群体演化的推动力量。专业市场或区域市场内不同主体之间,迫于激烈的外部竞争而积极寻求创新,从而促进市场与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两者互动过程的升级。此外,频繁的合作有利于资源在它们之间的优化配置,进而创造“合作租”,增强彼此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不断实现升级[18]。一些“淘宝村”仅用几年时间就走过了资本主义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产业演进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充分竞争造成的。充分竞争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对的是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市场和竞争对手,信息比较完全。其次,农村的熟人社会使得模仿、学习和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创新扩散速度相对更快,且更容易形成抱团与合作。再次,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的起点一般比较低,创新的知识含量和隐性程度较低,从而更容易被模仿。以“淘宝村”山东省博兴县湾头村的草柳编为例,近5 年网店数量年均增长120%左右,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网店平均利润从当初的100% 下降到20%。相应的,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也越来越频繁,《阿里农产品白皮书》显示,与涉农电商有关的合作社、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增加,这充分体现了“淘宝村”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活跃程度,是“淘宝村”的市场选择机制比较成熟的体现。

         四、“淘宝村”产业演化的路径

        在产业演化的过程中,创新引发的变异是演化路径的决定因素。“淘宝村”的产业演化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产业规模、区域品牌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淘宝村”的产业演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图2) 。

        (一)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标志是创业火种( 带头人) 的出现和新商业模式的形成,这种新商业模式的产生具有偶然性,模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在此过程中,变异和选择机制起到决定作用,该过程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要触发点。“淘宝村”能形成一个成规模的产业集聚或集群,最初都是由一两个敢于吃螃蟹的年轻人引入或发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找到一种在网上适销对路的产品) 而开始的,如江苏沙集镇东风村的孙寒开创了简易家具的网销模式,福建安溪县灶美村的李江斌开创了铁艺家具的网销模式。尽管这种创新和变异具有偶然性,但是其创业的成功则必须由市场的选择机制所决定,即他们选择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否符合“竞争优势”原则。以沙集孙寒选择的简易家具为例,当时在东风村没有任何产业基础,属于一种偶然性“变异”。仔细考量会发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一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且非常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创业: 首先,做传统家具生意的不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不懂家具,这是一个市场空隙所在; 其次,家具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村相比城市,劳动力成本更低; 再次,相比大件家具,简易拼装家具容易打包,方便配送,物流成本更低; 最后,相比其模仿对象“宜家”,其成本低、价格低,更能迎合中国消费者。这么巧妙的一种模式能够被想到,而且能够被一个合适的人来实施,不能不说具有偶然性。尽管有些地区可以依托其原有产业基础来开展电子商务创业,但是具体由一个合适的带头人来设计并实施这样一种巧妙的模式却并非易事。模式变异产生后,若要形成选择机制和“星火燎原”的态势,则取决于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孙寒创造的沙集模式是容易复制的: 首先,模式复制成本非常低,2万元就可办起一个加工厂,而开设网店的成本几乎为零,请的人基本都是自家亲戚。其次,容易上手,模仿和学习成本低。“一指禅也能开网店”,那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年轻人,通过当面请教和网络搜索,很快就能掌握网络和开店的技能,而简易拼装家具的加工基本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可见,在萌芽阶段,关键也是最难的因素就是由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模式。在没有创业氛围的地方,这可能是偶然性因素,而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这就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因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淘宝村”最先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然后再向内地蔓延。

        (二) 裂变式扩张阶段

        该阶段的标志之一是主体商业模式的裂变式复制和扩散,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标志之二是技术创新开始凸显其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相辅相成、交替升级,双轮驱动产业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力的提升。经历市场选择的成功模式得以快速裂变式复制,其原因除了模式本身可复制性强、创业成本低之外,农村熟人社会的存在也是重要因素,加上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便利,为互联网创业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网络基础,从而让成功经验和模式得以迅速传播。由于是自发形成且快速复制的“野蛮式生长”,该阶段的产业特点是网商“多、小、散、弱”,无序竞争,也就是大量的同质竞争者拥挤在同一个市场领域,大家都是刚刚起步,规模小,没有什么实力,且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整体,从而导致行业竞争无序,价格战频发,行业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会发现,与其开一家与竞争者一模一样的店,去争夺本来已经微薄的利润,不如换一种商业模式,为现有的网店提供服务,比如网店装修和摄影等。而现有的网店也发现,与其自己把价值链上所有的环节都做下来,不如把网店装修、快递打包等一些费时费力而自己又不擅长的环节外包出去。从而,行业的分工开始出现,并越来越细化。以东风村的拼装家具产业为例,其裂变式发展过程就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从2006 年的一个淘宝店开始,其拿单、生产、物流等几乎所有环节,都由孙寒自己承担,再到2007 年时镇上有了下游的第一家快递公司,再到后来的逐步有了家具加工厂、包装厂和设计公司等等,其规模和厂商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始显现。其一是因为企业想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商业模式各个环节的成本,其二是因为市场竞争推动领先企业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优势。首先,当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产生并迅速被复制时,其模式本身并不完善,而且不同的农户或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营能力的差异,导致其产生的成本也有高有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拿阳澄湖大闸蟹来说,其快递打包就经历了三个技术创新阶段。刚开始,没有任何保护的打包快递让大闸蟹在物流过程中大量死亡,后来人们在包装盒中加上湿草,再到后来是发明了专用的泡沫包装盒加冰冻矿泉水瓶以保持低温和湿润,才把物流死蟹率降到10% 以下。其次,随着模仿者增多,竞争加剧,领先企业无法再从原有的商业模式获得创新租金时,企业就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维持其领先地位。在江苏沙集镇,领先的家具企业开始重视设计和研发并申请专利,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

        (三) 产业集群式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标志是规模企业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品牌和竞争力不断升级。其特点是电子商务产业链条日趋完整,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整个商业生态体系日渐健壮。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超过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竞争日趋激烈降低迫使企业通过经营的多样化、提高科技含量、用户个性化定制、品牌化发展等手段提高利润,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在治理机制上,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产权制和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制( 可将其简单地合称为“家庭制”) 不再适用,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一些企业为了长远发展,甚至转为股份制,有实力的大企业不断涌现。而资金、土地、人才要素瓶颈的日益凸显也推动了企业从竞争走向合作,对环境主动施加影响,积极向政府寻求支持。几乎所有的“淘宝村”都自发组织了电子商务协会或合作社,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支持、推广和销售等服务。政府看到“淘宝村”的发展前景,也主动与其对接,从政策、资源方面予以倾斜,推动“淘宝村”更快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淘宝村”地方政府都已出台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或物流园等,大大缓解了企业的土地、资金和人才瓶颈压力,有力支撑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发展。

        五、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 “淘宝村”的政策意义

        “淘宝村”的兴起,代表了“互联网+ 农村”时代新兴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在农村的成功实践。这种由市场主导、农户自发形成的商业生态和区域产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文认为,其意义至少有三点: 第一,它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淘宝村”以“点”( 商业模式) 的创新及裂变复制带动“面”( 区域产业) 的发展。“淘宝村”以农户为创业主体,形成一种以“互联网+ 农户+ 公司”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以往“公司+ 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农户自己从网店直接获取来自全国的订单,自己掌握定价权,生产制造则交给公司,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利益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效激发了农民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这种由市场主导、农户主动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第二,它意味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淘宝村”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即以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制造、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第三,为扶贫政策的转变提供了依据。农民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实现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其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升了其致富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随着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扶贫应该由“献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即推动贫困地区的创新创业,增强贫困人口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真正持久、有效的扶贫。

        (二)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任务

        “淘宝村”的兴起,是电子商务在农村渗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初期,多数“淘宝村”都是以市场主导、农户自发形成的,因而其产业是自底向上发展,政府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多数是被动的。但我们也发现,当“淘宝村”“野蛮生长”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要素资源瓶颈日渐凸显,人才和资金匮乏,土地供应紧张; 公共服务不到位,电商发展所需的培训、审批、运营托管、IT 运维、金融、仓储等公共服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需求; 行业竞争无序,自律缺乏、监管缺位,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恶意压价或肆意损害消费者利益; 行业标准尚未建立,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不高,一些农副产品缺乏行业标准和质量保证,制约了其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不利于打造品牌价值。这些成绩和问题的存在说明,一方面,要尊重市场,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发展农村电商产业; 另一方面,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形势逼人、大有可为,不能缺位,但也不能越位。做好服务,是政府最大的职责,其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育主体、畅渠道、强服务、优环境”。“育主体”是指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带头人、创业者和从业者。“淘宝村”的经验证明,电商创业带头人能带动周围亲戚朋友创业,形成裂变式效应。挖掘和培育带头人,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着力点。“畅渠道”是指要打通农村电商供应链条上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线上和线下通道,让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畅通无阻。当前,农村电商渠道的主要线上瓶颈在于如何对接大平台以面向大市场,线下瓶颈主要在于物流瓶颈。“强服务”是指完善电子商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创业孵化、技术指导、融资等公共服务,充分降低农民电商创业成本和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成本。“优环境”是指优化农村电商发展软、硬件环境。通过加强宽带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硬环境,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等手段优化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