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8-09-06浏览次数:671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完善政策配套,做强做大富民兴村产业,打造新型农业特色村镇,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对于“村”“镇”来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行政村、镇,而是一个经济区域的概念;对于“品”来说,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可以是多品,更注重的是品质提高、品牌打造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就是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一)实施区域。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以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为重点,统一规划,以县域、镇域为单位整域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带)。

  (二)重点品种。各地依托镇村的资源禀赋,以岭南特色水果、南药、茶叶、花卉、畜牧、水产、林下经济为重点,集中连片打造,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做优稻米、生猪(小耳花猪、蓝塘猪等)、家禽(清远麻鸡、怀乡鸡、杏花鸡、胡须鸡等)、水产、蔬菜等传统产业,做强岭南特色水果、花卉、南药、特色畜牧业(肉鸽、华南中蜂等)等特色产业,做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产业、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到2020年,全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成效显著。

  (三)主要目标

  1.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20年,实现粤东西北地区74个县(市、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全覆盖,每个县(市、区)至少形成1—2个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全省建成2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专业镇,1000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村。

  2.特色主导产业突出。以岭南特色水果(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芒果、柑橘)、蔬菜(食用菌)、丝苗米、茶叶、花卉、南药、畜牧水产、林下经济和具有地方特色稀有品种为重点,构建具备县域、镇域特色的产业,打造岭南特色水果、南药、蔬菜、畜牧、水产5个千亿产业。岭南特色水果。到2020年,荔枝、菠萝、芒果、柑橘、香蕉、龙眼等岭南特色水果产业一产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岭南中药材。全省道地中药材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稳步发展,优质中药材供给体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力争产值达到1000亿元。蔬菜。以规模化集群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到2020年蔬菜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以上。重点加快推进食用菌发展,到2020年力争产值达到80亿元。畜牧业。建设特色畜产品优势产业区,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供给。到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地方畜禽品种在原产地或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产业区(带)。水产业。大力发展罗非鱼、对虾等大宗主导养殖品种,推动建设特色水产品优势区。到2020年,渔业产值一产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

  3.新型主体带动有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镇有效对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信息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至2020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万家,家庭农场2万家,小农户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的覆盖率达60%。

  4.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针对主导产业和农民急需的关键环节,为农户提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集中连片推广绿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每年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100万亩以上。

  5.特色产品品牌提升。以广东荔枝、丝苗米、菠萝、生猪(小耳花猪等)、家禽(清远麻鸡等)等最具广东特色的品种为重点,加强规划、设计和整体的宣传、谋划,唱响一批“粤字号”品牌。到2020年,至少形成1个以上国内较高知名度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6.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基地为中心,根据种植规模改造、建设产地交易市场,打造集收储、分选、包装、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体,引进深加工企业,补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促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种植上规模、贸易上档次、产业上台阶。

  7.基层农户增收显著。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的比较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性收入。到2020年,项目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增长,明显高于全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主要任务

  (一)选准一批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找准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切入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以“品”带业,以“业”致富。

  (二)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政策扶持,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各自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扶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联合社不少于200个,家庭农场不少于200个。

  (三)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以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为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推广高质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机器换人等技术,突破效益瓶颈,提高种养收益。

  (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类新媒体,宣传推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

  (五)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及时对接供需,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六)创设一批扶持政策。抓住“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强弱项,补短板,制定出台财政、税收、管理、品牌、信贷、保险、评选、质量评价等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评价体系,确保我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的典型代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农业农村发展中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二)强化投入保障。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确保“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资金投入。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金融保险部门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三)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科技人员挂钩联系、驻点联系制度,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引领先进农业装备应用,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行动,打造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解决好农产品市场端突出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推介活动,创响“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品牌。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专家,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乡土专家。组建农业专业镇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实施“科技特派员万人进万村行动”。引导和鼓励大学返乡创业兴业,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加强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各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优秀范例和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典型模式,示范引领更多村、镇、县向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加强绩效评估。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建立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奖惩措施,全面评估考核政策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