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着力深加工 小稻米抢占大市场

新兴紫米、蕉岭富硒米等“小而美”的特色稻米品牌与农民共享红利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8-12-25浏览次数:140

    稻米产业要面向市场,首先要成为“好产品”。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部署,要按照“一个优势区域、一个公用品牌、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精炼一批产品品牌,努力把广东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北有五常,南有丝苗”的响亮品牌,做优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小而美”的特色稻米品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了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用产品思维做大做强做优丝苗米产业:生产方面,开展优势生产区域划定;管理推广方面,制定品牌管理办法,加强品牌推广宣传;产品方面,制定品种和产品认定办法;品牌方面,创建区域品牌;规程方面,制定种植技术规程;建设方面,推动良种繁育和基地建设。

  打造稻米“好产品”,新兴紫米可谓此中的典型。

  新兴县天堂镇内洞村的晚稻收割后不久,年过六旬的黄叔在自家田里撒上紫云英种子,开春再种上紫米。黄叔说,紫云英是很好的绿肥,在田里种植紫云英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直接用绿肥返田,“可以改良土壤”。

  以前,黄叔并不懂这些,变化从种紫米开始。

  天堂镇位于四面环山的盆地,全镇只有两个出入口。盆地地形加上山上高大茂密的树木,让天堂镇形成独特的小气候。作为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镇”,当地农民以种植稻米和蔬菜为生。

  近年,随着一个小众稻米品种的进入,天堂镇的种植格局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新兴微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丰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紫米种植项目,带动农户实现增收。黄叔正是参与项目的农户之一。

    四年选种培育

  米之“新贵”产业化

  郑经绍在天堂镇长大,从事农资生产和销售工作。2010年,他与当地一位长寿老人交流,发现老人长寿可能与常年吃紫米有关。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近年,紫色农产品被认为营养价值较高,成为农产品中的“新贵”。而科学研究表明,紫米味甘、性温,长期食用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等功效,又被称为“药米”。这一品种此前仅在湖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郑经绍认定紫米极具市场价值,很快成立微丰公司,专门研究、开发这一小众产品。

11月,成熟的紫稻田。

  郑经绍先请在天堂镇从事稻米种植的朋友留出半亩地试种紫米,“老人提供的紫米原种子很杂乱,种性退化严重,吃起来口感苦涩,我们试种看有无提纯改良的可能”。不出意料,种出来的第一批紫米“送给别人人家都不吃,因为口感确实不行”。他并没有气馁,一穗一穗地选出优质的紫米种子继续种植,不断选育,四年后终于选种成功。除了口感香甜软绵,紫米蕴含的花青素、钙、铁、锌等的含量也提高了,营养价值更高了。

  同时,郑经绍和团队也摸索出一套适合紫米种植的技术。“就算我们专业团队种植,刚开始产量也很低,每亩只有300斤,经过多年探索,到2014年,每亩的产量才基本稳定在七八百斤。”当紫米的亩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真正的产业化也就可以开始了。

郑经绍介绍紫米产业的远期规划。

    公司兜底“片长”管理

  农民种紫米收入翻倍

  2015年,微丰公司与新兴县五谷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共同推进紫稻种植,并逐年扩大规模,如今,多元主体共建的“紫稻种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紫稻基地和特色水稻基地之一。今年,新兴县的紫稻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稻谷产量1400多吨,稻谷产值840多万元,产业总产值3500多万元。

  “做农业有三大难,一是周期长,二是风险大,三是利润薄,没有情怀真做不了。”郑经绍说,紫米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公司与农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运营模式。他坦承,新兴当地的龙头企业温氏集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将温氏的“公司+农户”模式复制到紫米产业中。

  2014年10月,在郑经绍的主张和牵头下,新兴县五谷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微丰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片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以“紫稻优质稳产栽培技术”为技术标准,合作社社员的农田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业资料、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割。最后,公司以保底价收购这些紫稻。

  “刚开始心里没底,后来看他们收成不错就加入了合作社。公司负责给我们提供种子、肥料和种植技术的培训,我们只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力和田地,种地的风险确实比以前小多了。”天堂镇内洞村村民黄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以前他们要借钱买种子化肥,也不懂得技术,收成、销售没保障,现在这些事情基本都不用操心了。

  “紫米营养丰富,所以紫稻的病虫害比普通稻米严重,麻雀、老鼠也喜欢,这是紫米的种植难点。”内洞村的“片长”李建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有的农户自己种植紫米,但是收成只有两三百斤,因为没有技术的指导,病虫害难以解决。“农户加入我们合作社以后,技术、肥料由我们全包,不用担风险。”

  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李建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常优质稻收购价是每百斤150多元,紫稻的最低收购价是每百斤300元,而两者的亩产量都是700多斤,种植成本基本一致,所以,农民种植紫米的收入是优质稻的两倍。

    唯有延长产业链

  才能确保农民增收

  正是因为看到种植紫米的诸多好处,合作社成立以后,许多农民都报名加入。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有300多人。

  “农民愿意种植紫米是因为我们给了保底收购价,但如果不能延长产业链、开发紫米深加工产品,这个价格就很难维系,农民的利益也就无法保障。”在郑经绍看来,仅仅卖米的话利润很薄,“一吨米只赚几块钱在业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紫米产业发展与300多户农户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郑经绍深感责任重大。

紫米的深加工产品有紫米粉、紫米饼、紫米茶等。

  微丰公司成立后,郑经绍着力开发紫米深加工产品,包括紫米茶、紫米饼、紫米粉以及紫米酒等等。“我们要开发出一系列食品,未来还会开发保健产品甚至医药产品,这些都是能产生高价值、高回报率的。”郑经绍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微丰公司除了要扩大紫米的种植规模外,还在积极建设占地面积64亩的紫米加工基地。

  据介绍,天堂镇规划了一个“紫色天堂”,紫米加工基地是“紫色天堂”中的一小部分。在“紫色天堂”的规划中,天堂镇三庙口、内洞花塔、李务本堂、区村古屋等文物古迹将与紫米加工基地等串联起,形成“紫色天堂之旅”精品线路,发展观光休闲游、农耕体验游、乡村民俗游。

  “虽然‘紫色天堂’的场景现在还看不到,但再过一段时间,田里的紫云英开花,连片的紫色农田,非常美丽。”郑经绍说。

    类 似 案 例

  蕉岭富硒米突围而出

  除了紫米,富硒大米近年也突围而出,在市场闯出一片天地。上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蕉岭县以优质富硒丝苗米为亮点,打响了蕉岭富硒稻米品牌。“蕉岭富硒稻米”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17年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产品,蕉岭县南山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的“夫妻树”富硒大米商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经营专业商标品牌富硒大米。

  钟广曾在东莞一皮革厂工作,后返乡创业,如今成为蕉岭县的水稻种植能手。他与南山寿公司、农财网联手,在蕉岭县三圳镇招福村打造生态基地,采用生物菌肥、植保无人机等技术,提高富硒大米品质,并建立“夫妻树”富硒大米品牌。“公司成立了蕉岭县夫妻树富硒产业专业合作社,现有1000亩水稻。明年,我们将把水稻基地面积增加到8000亩。”南山寿公司总经理周叶春介绍,南山寿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合作模式,以高于市场价0.1-0.2元/斤的价格收购社员水稻,保证农户增收。

  “农户愿意跟我们干的,我们就给种子、技术,帮他们回收。”如今已是“夫妻树”富硒产业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的钟广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共有500多亩富硒水稻,农忙时要雇请40多名当地村民,一名村民工作一天能挣120元。

  据介绍,为做强做优蕉岭富硒特色大米品牌,蕉岭县以加快推进富硒大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搭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大米农产品的附加值。该产业园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农户约18000户,户均年增收约2000-3000元。

   记 者 观 察

  政府企业农户

  共同做强好产品

  2018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兴县的紫稻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稻谷产量1400多吨,稻谷产值840多万元,产业总产值3500多万元。紫米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比例为0.14%。目前,紫米产业涉及农户1000多户、专业镇3个、专业村8条,涉及农户的年均户总收入达8400多元,年均户增收达3500多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新兴的紫米无疑是小而美的“好产品”,蕉岭的富硒大米情况也类似。

  除了稻米品质过硬之外,“好产品”的形成还需要诸多条件。首先是有特色且受市场欢迎。新兴紫米与蕉岭富硒大米都精准抓住了当下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并充分延长产业链,对稻米进行深加工,推出多种新颖的产品。

  其次,产业拥有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企业在产业形成过程中作用毋庸置疑,但小农户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紫米和富硒大米刚开始大面积推广时曾遭到农户的质疑,但形成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后,企业、合作社、农户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做大做强产业。

  再次,政府对产业的支持、推动至关重要。根据广东省的部署,做优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小而美”的特色稻米品牌,富硒大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是政府支持的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