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三变+”改革引领 村集体牵手村民共创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03-21浏览次数:150

 在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农民忙碌的身影。这两年,广育村发展黑木耳种植,村集体+合作社的形式带领大家致富,农民有奔头了。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以前,村里土地撂荒,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如今,村里有了农旅产业园,村民纷纷又回到村里,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在家门口打工的村民不仅有打工收益,因为有产业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入股产业园,贫困户还有分红收益,双重收益让不少贫困户脱贫奔康,而随着产业园的落户建设,村里的面貌也大变样!

  五华县委农办负责人朱建芳介绍,为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和“输血”能力,该县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省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在6个镇25个试点村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产业招商,如汉光超顺农旅产业园先后在转水、安流两个镇落地,不仅提高村民收入,更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总揽,以“三变+”改革为引领,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使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在扎实推进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同时,他们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实现形式,在农村集体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有效创新,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拓展提升“三变”改革内涵,构建“三变+”模式,即推动土地变股权、村民变从业人员、村民变业主、村民变技师、农房变客房、田园变游园、村庄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等,用“三变+”改革使村集体“腰包”鼓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真正实现村集体、村民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项目落地,“三变+”模式功不可没

  在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总投资额约500万元,占地15亩的黑木耳产业园是由广育村利用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以广育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为主体,利用村集体的荒地投资兴建的。眼下产业园的基础厂房已成规模,黑木耳菌种培养发菌室、净化室等功能设施已配套完成。同时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成立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在自家土地上种植黑木耳。菌种培育、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则引进蕉岭县南山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租赁黑木耳产业园的厂房开展黑木耳菌种培育,以水稻秸秆、稻糠、废旧木屑等农业生产废料为主要原料制作木耳菌包。


 根据广育村委与蕉岭县南山寿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第一年广育村集体可获得20万元的厂房租赁收入,以后逐年按比例增加。村民一方面可加入黑木耳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销售黑木耳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可在产业园菌种培育工厂上班,每月可最多领到4200元的工资。广育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铎说:“现在产业园菌种培育工厂已有47名工人,其中有13位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这里上班,优先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蕉岭县广育村探索出了“村集体股份合作经济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的“三变+”模式,让全村土地变资产(产业园厂房)、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变股金、农民变成村集体股份合作经济联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充分发挥合作公司的技术、市场渠道和产品销售的优势,公司和农民共担种植的收益和风险,真正实现了各方共赢。“三变+”模式示意如下所示: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除“三变+”的制度障碍

  蕉岭县广育村的“三变+”实践,突出特点就是村集体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中,为公司与农民合作提供平台,并长久获得稳定经济收入。

  2018年1月4日这天,对于蕉岭县广育村村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蕉岭县广育村的84名村民代表齐聚一堂,正式成立了梅州市首家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广福镇广育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这是蕉岭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没想到,84名成员代表全部到位,没有一个缺席的,没有一个中途离场的,这是以前开会很难看到的。”黄忠铎介绍当时情景,显得特别激动。


   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刚公布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蕉岭县在2017年12月被广东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确定为广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在2018年6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借着这股东风,蕉岭县走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前列。

  据蕉岭县农业局干部陈建光介绍:“蕉岭县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是清产核资,二是成员身份确认,三是股份量化、确权到户。” 目前,蕉岭县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县共完成清产核资单位1600个,其中村级97个,组级1503个,全县共界定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1739万人。“股份量化、确权到户”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已挑选集体经营性资产收入较高、资源性资产较多等不同类型的9个村作为股权量化的试点。

  陈建光表示,蕉岭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两个亮点,一个是产权清晰,另外一个是成员身份清晰,村民的认同感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土地、资金、产业、劳务四个合作。

  广育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的成立,就是蕉岭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份量化、确权到户”的落地案例。黄忠铎说:“广育村谋划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村干部全部到村小组开会、宣传,确保让群众充分了解我们这个‘股份量化、确权到户’是怎么回事,得到群众支持,工作才取得如此成效。”

  通过建设黑木耳产业园项目,广育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投资了第一个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黄忠铎说:“村集体收入有了保障,我们就能更好地开展村里的各项公共事业!更多地为村民办实事!”

   以项目为中心打造双赢模式,疏通造血功能

  “三变+”模式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选择适合本地、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的产业项目,在经济收益方面有“造血”能力,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带动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加。

  2018年12月,进驻梅州五华县的汉光超顺农旅产业园在五华县安流镇建设了第二个农旅产业园,第一期集约了安流镇700多亩土地,农民和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到该项目,并招募了安流镇长江村6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建设。

  未来,安流镇基地将被打造为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产品后勤生产中心,成为集大型蔬菜生产基地、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亲子采摘、餐饮美食、实践拓展等为一体的农旅产业园。


 据了解,2017年底汉光超顺农旅产业园就在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落地,项目投资5000万元。转水镇贫困户以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500万和产业扶贫资金1250万共3750万元入股项目。经过一年多发展,农旅产业园黄龙基地各项生产经营取得成效,全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分红”,共有贫困户517户1989人获得保底分红,以及在基地的劳务收入。

  类似汉光超顺这样的项目,五华县还在新丰寨、贵澳农业、天庄农业等现代产业园推行农村土地或者扶贫资金入股到项目,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扶贫帮扶。

  在五华县棉洋镇新光村,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250万元入股到万福春云雾茶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崭新的茶叶加工厂,购置了茶叶加工设备。新光村委与合作社签署正式投资合同,对资金投入、按年分红、产业发展、带动村民种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约束。项目落地一年,即交出靓丽成绩单,旗下“定乙绿茶”产品不仅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合作社产销两旺的示范效应也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使该村茶叶产业越来越兴旺。2018年该村从茶叶产业的人均收入就超过1万元。

  “我们现在越来越有干劲!面对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合作社不好好干,对不起政府,对不起乡亲,也对不起这么好的时代!”万福春云雾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德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