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05-13浏览次数:306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81123—25日,为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促进对乡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由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人文与法学学院和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乡绅、宗族与乡村文化建设民俗与乡村社会研究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五个专题展开学术讨论与互动交流。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以飨读者。

一、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数千年的农业传统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不断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日益面临着中断和特征消失的威胁。与会学者围绕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农耕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利用迫在眉睫

全国农业展览馆曹幸穗认为,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耕文明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农耕技术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历史上选育了大批作物优良品种,就可以在当前的稳量提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在栽培技术取向上,坚持绿色环保的技术措施,恢复绿肥养田,厩肥养稼的传统农业技术,可以使田园增绿、品种增优。有学者从中国传统农业节庆角度出发探析农耕文明的传承。云南农业大学范存真以《齐民要术》中涉及的山东中北部地区为例,从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等探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历史文化传承。云南农业大学张婷、秦莹则将乞巧节中国农民丰收节进行比较分析,探析两者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研究乞巧民俗文化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有学者讨论了区域农耕文明传承与保护。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于凌对东北古代农耕文明的传承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北古代农耕文明的传承,既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又有人文社会因素的作用,究其要,主要表现在: 对东北农耕文明进行传承的主体决定了文明发展的历史走向; 东北农耕文明传承的技术因素决定了文明发展的程度; 东北农耕文明传承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决定了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是东北农耕文明传承的前提。广东省生态学会陆玲认为中国北回归线地区,不仅拥有丰厚而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而且也拥有底蕴深厚的人类农耕生态文化遗产,发掘弘扬北回归线生态文化,力促北回归线沿线省份生态资源交流与共享,可以为该地区联动共赢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推动力,将助力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

也有学者探讨了高等农林院校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意义与路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叶琦、杨洪涛认为农林院校在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方面有着较好的条件基础,要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耕文化融入到办学的全过程,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学术科研、科学普及、网络空间等多方面、多渠道传播和弘扬农耕文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路径的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

()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德成、周海滨对我国历史上南方山区采用的架箱运木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架厢运木具有注重劳动力公平、最大限度降低劳动强度、适用于各类地形集材运输、重视木材保护、重视降低经济成本的特点。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认为水稻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自然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地区多数发生在旱作农业区,很少发生在水田稻作农业区,其意义重大且深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乙丹侧重研究汉代官方农业放贷的运行趋势,认为国家向贫困农民放贷口粮和农本的历史传统和制度实践,最早可追溯至周文王推行的农假贷政策,这种独特的借贷形式在汉代得以延续和发展。北京林业大学郭巍、侯晓蕾从风景园林视角梳理了宁绍平原圩田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并从自然景观、圩田水利、开垦体系和聚落系统进行解析,认为该平原不同的自然景观基底以及人工干预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多样化的圩田景观,由此也形成了具有不同景观和人文特征的圩区。广州市从化区委党校诸卫平介绍了对传统农学的创新性实践,使用纯生物材料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利用中草药防治作物病虫害、治理农业污染,为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开辟了新路径。

() 古农书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国古代农业文献非常丰富,现存历代各类古农书上千种,这些丰富的古农书真实地记录了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华南农业大学魏露苓以《然犀志》为例,对古农书记载的海洋生物进行研究,发现其描写准确、到位,种类特征非常清晰,为后世留下宝贵资料,值得当代专家、学者去发掘海洋动物的价值。华南农业大学陈秋月侧重对古书中记载的棕榈科植物椰子、糖棕、槟榔、桄榔、西谷椰子等,从植株的性状、用途、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分析其对岭南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贡献与影响。华南农业大学梁颖稚对清朝诗人谭莹的《岭南荔枝词》进行研究,在文学里去探寻文化发展的脉络,挖掘岭南风俗文化的内涵,使文学典籍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传承和创造辉煌的精神物质文化。宁波大学郭庆彬以楼璹的《耕织图诗》为例进行分析,以农村耕织为描写对象的大型组诗广泛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状况,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状况,生动地阐释了南宋初年临安府于潜县农业文明。甲骨文作为迄今已知最早的文字对农业文化亦有记载。广州光彩农政孵化产业研究院李典军以甲骨文为载体,从农耕植物的农事认知、牲畜动物的牧事认知、土地疆域与家国认知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民是农事认知和文字创制的主体。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活态性、系统性、多功能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遗产类型,是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传承了故有的系统、协调、循环、再生的思想,蕴含的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王思明侧重探讨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强调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关乎过去,更加关乎未来,希望现代社会能够真正传承天、地、人、稼和谐发展的理念,传承农业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国文表示,乡村文化的振兴,包括保护乡村的方言和乡村人说话的持有方式,尊重语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即尊重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南京农业大学金家霖、马凤进对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祁太秧歌进行研究,提出我们想要其得到传承与发展则必须考虑其自身的完善和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也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经营发展模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樊宝敏等阐明了林业文化遗产在广义的概念上也可将其称为林业遗产,或者林业自然与文化遗产,将林业文化遗产分为林业物质文化遗产和林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初步提出了林业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与认定标准。

()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可以促进遗产地经济发展

云南哈尼族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以及中国南方稻作梯田都已经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祥对陕南汉阴凤堰古梯田的概况、价值、发展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稻作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在大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想要持续发展只能从自然和人为、内在和外在多个方面整体着手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蒋高中、陈红磊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养殖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这种模式在保护和开发贫困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所在地乡村振兴的价值,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才是经济落后地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方法。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国、周志方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讨论了增城古荔枝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要大力挖掘增城古荔枝资源内涵和价值,争取申报国家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纳入更高级别的保护。

三、乡贤、宗族与乡村文化建设

乡贤是传统乡村社会中德行高尚、在当地具有崇高威望的贤达人士。乡贤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与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道德建设、涵养乡风、社会治理等方面。

() 新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马玉琴从文学角度对南宋乡绅进行研究,指出乡绅文学具有实用化和游戏化的倾向,乡绅对理学的世俗化和古代乡村建设具有重要贡献。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陈瑾对乡贤及乡贤文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内涵进行了讨论,认为发展和传承乡贤文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华师范大学侯麟军指出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新乡贤本身的法治思想及服务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庆市綦江区文物管理所王凤林、周铃提出以本土古乡贤文化为思想武器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华南农业大学韩亭亭将当代乡贤分为在场乡贤与不在场乡贤两类概念,阐述了这两类乡贤对乡村文化振兴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在场乡贤扎根本土的优势、吸引更多不在场的乡贤回乡振兴乡村文化。

() 宗族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乔柏指出古村落文化创新一定要在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增加村落智慧存量、延续古村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这可能是古村落有限文化创新策划相应的最佳路径与选择。中山大学周华探讨了宗族分配习俗作为一种制度构成元素对于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资产公司化建制路径与形态的影响,指出宗族文化与习俗的兴起对于乡村制度建设与振兴发展意义重大。安徽建筑大学陈晓华、谢晚珍以徽州传统村落祠堂为代表,提出适用于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活化路径,包括功能更新、生活回归、文化传承、区域协同等四个方面,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为其他地区祠堂的保护与活化提供参考。

() 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回归本原

凯里学院吴平针对黔东南传统村落环境原真性特征,指出其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整容标准存在的问题、审美素养的缺失、项目推进的各自为政、不必要的整容项目等所造成的破坏和浪费,同时分析了原住民对村落风貌改变造成的破坏、政策法规和规划执行实施不到位导致的保护助力不足,强调应回归本原,维护村落文化多样性。广州大学杨宏烈以广州沥滘古村为例,对南粤榕树文化景观美学进行探讨,提出保护和发扬榕树文化景观,创造更多美丽城乡环境,提升南粤人的生活素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杨祺指出,面对现代化,传统村落的组织结构与文明形态不断受到挑战,乡村传统文化应凸显出自救模式,多渠道地实践自我振兴策略。广州光彩农政孵化产业研究院李典军等从箕子农政思想出发,探寻其思想内涵对乡村振兴的借鉴,指出乡村文化振兴应该有多种文化选择,要符合区域性的自然规则,以民众的五福为起点。

四、民俗与乡村社会研究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历经千年的发展,中华大地上各地乡村逐渐形成了鞭春、剪纸、秧歌、戏剧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

()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卜凤贤运用大量史料对鞭春农俗的传承农耕文化、强化地方治理、防御灾害和劝课农桑等多种地方教化功能进行了论述,通过鞭春活动的行政管理还看到其中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南京农业大学马凤进等以剪纸中的动物图案为切入点,简要概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论述了中国早期剪纸中典型动物图案的演变,探讨动物图案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原因。南京农业大学金家霖等梳理了祁太秧歌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同时论述了如何将祁太秧歌继承发扬并与其它产业结合。广西梧州学院朱正西、王一贺以民间传统文化壮剧中的北路壮剧为例,指出由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北路壮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郭金秀以殡葬制度改革为背景,对山东省高唐县胡村的丧葬仪式变迁进行了讨论,认为丧葬仪式在某些环节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核心环节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与不变则是由基层干部和村民共同促成。华南农业大学关溪莹以广东省茂名市草园脚村为研究对象,对村内起平安祭祀仪式流程、变迁进行论述,从而指出信仰重构在乡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增强乡土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 乡村社会变迁发展蕴含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启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越云、樊志民对滇西北普米族村落近百年间生计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指出恰当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发挥现代优势的关系,这或是未来农村何处去的基本走向。菏泽学院董传岭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具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服饰变迁的情况,指出传统服饰的生命力仍在、并未断裂,传统与现代持续互构与化用促推了服饰的变迁。鲁东大学李伟立足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旧乡村格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指出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对于今天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聊城大学战世港在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六户不同类型农村家庭进行了口述调查基础上,还原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大致轮廓,了解了农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朱光文从简子昱生平故事入手,从而折射出宋元时期番禺县部大谷围地区佛、道和巫术共同占统治地位的乡村社会情状,也折射了明清以来国家和地方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

五、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好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这次会议讨论的热点议题之一。

() 农旅融合成为当代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龙文军指出了目前一些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文化活态保护,制定村规民约,文化振兴决定乡村振兴的走向和进度,是接续优秀文脉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王华彪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新型朝阳产业形态,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和提升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旅游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安徽建筑大学陈晓华、程佳以徽州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对文化空间的功能适应性进行评价,指出文化空间作为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背景下,应该同时适应村民和游客的功能需求。

() 乡村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当地文化传统

黑龙江大学魏影梳理了三合村的历史变迁,以三合村的文化形态为个案,指出黑龙江上游乡村文化具有以中原汉人移民文化为主,鄂伦春原生文化、具有红色基因的知青文化和外来的俄罗斯文化等几种文化相互冲突和交融的特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孙其勇对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梳理,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政府龚越洪立足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提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着力推动政策创新、产业融合和民俗休闲旅游发展。北京林业大学赵峰、李莉从枣庄林业对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枣庄林业发展的建议,以期能够充分发挥林业在枣庄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中共佛山市委党校陈燕霞指出打造高品质村居文化有助于佛山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新时代佛山村居文化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 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

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筱柏等指出,乡村社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议强化文化传播和交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区域特色文化,讲好乡村文化中的中国故事。南京理工大学李德兴指出,随着现代化过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出现失去其生存的根基,产生道德溃败、乡村治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着力于乡村文化的重构,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建构一个有文化认同、有文化自信的乡村文化体系,使传统的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优秀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北京林业大学李爽以浙江余姚市芝林村为例,探讨了生态文化的发展建设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了当地生态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深入挖掘毛竹的经济价值,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将竹文化发展成一个产业。北京林业大学刘志博、严耕综合运用2016年数据对31个省份展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证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