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清远阳山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09-30浏览次数:822

  清远阳山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200多年前,时任阳山县令的唐代大文豪韩愈曾感叹,“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道尽了当时阳山的落后面貌。

  数十年以来,阳山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奋发进取,不断向前,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来,阳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5732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4.05亿元,增长了180.5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952年的230.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4.7亿元,增长了202倍;人均收入从1952年的251元增长到2018年的1.9万元,增长了74.7倍。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县”等称号。

  被贴上千年的“穷”字标签已缓缓褪色。今天,阳山在强党建、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上下功夫,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全县各项事业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如今,阳山正以“县城扩容提质、镇街整治提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三驾马车为动力,以强镇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城有乡有、钱往乡投、人往乡游、物往城流、居往城留”的发展格局,打造成为清远地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绿色崛起

  让“阳山蓝”“阳山绿”底色更靓丽

  摘穷帽,需要改革进取的勇气和精气神,也需要扎根现实立足自有资源。阳山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越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中,阳山被定位为“生态发展区”。2016年,阳山被列入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好绿水青山,守护好粤北绿色生态屏障,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阳山是清远市第一个出台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的县(市、区),率先描绘了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蓝图。

  今天,阳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加快,优质蔬菜(越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省审批;温氏阳山分公司、鱼水态保西洋菜专业合作社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公示名单;七拱镇入选2019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兴农产业园县级助农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阳山的农产品深加工也成效初显,涌现出大崀镇松林村无花果、小江镇下坪村旱作西洋菜、黎埠镇升平村莲子等一批深加工厂。今年上半年,阳山新增农业企业19家、家庭农场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江英镇旭峰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与此同时,阳山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整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整治整合耕地面积16.73万亩,引入农业生产经营6.75万亩。并在全县建立“三变”改革试点66个,探索“三变”改革促村集体及农民齐增收。上半年,全县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共371宗,成交金额7213万元。

 “生态兴则文明兴”。阳山正把“生态阳山、善美之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全力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近年来,阳山出台了《阳山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实施方案,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目前,阳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境内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保持优良。

  在工业经济发展上,阳山也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目前,阳山已初步形成了“三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二矿”(大理石、碳酸钙)的生态工业体系。20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为11.73亿元,比1952年的7万元增长了1.67万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阳山无旅游产业可言。今天,阳山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阳山积极开发山水风景、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森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第一峰成为清远八景之一。近年来,更是大力打造了神峰关、岭背镇南岭水乡、韩愈公园、贤令山、贤令湖等旅游特色品牌,成功引进深圳伙伴华侨城全域文旅产业发展项目,举办了“阳驴节”徒步登山、广东省名山登山大赛以及黎埠梨花节、岭背柚花节等一系列的乡镇节庆活动,全面启动建设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黎埠镇、秤架乡已成功创建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全域旅游创建取得新成效。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64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65亿元。

  精准施策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去年4月开始,阳山在全县各乡镇精心选育了50名“金牌领路人”,用心组织、培养,让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这是阳山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实施的首届“金牌领路人”选育工程。该工程将为期3年。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这项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提升。今年,在第六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上,阳山县“金牌领路人”选育工程成功获评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

  “金牌领路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这对于解决农村发展乏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着积极意义。

  实际上,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自去年起,阳山便开始思考谋划,探索先行。

  经过多次调研,阳山出台了《阳山县推进强镇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方案。明晰了以“县城扩容提质、镇街整治提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三驾马车为动力,以强镇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城有乡有、钱往乡投、人往乡游、物往城流、居往城留”的发展格局,将阳山打造成为全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思路和目标。

  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阳山正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目前,全县累计已建成“整洁村”档次以上美丽乡村598条,同时,拟投资4.08亿元,连线成片打造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并通过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元素,科学利用本地天然建筑材料用心用情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品质、突出乡味乡恋乡愁,打造出能代表广东水平的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样板。

  同时,阳山也正高水平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文明创建,高标准推进镇街整治提升,深入实施强镇改革。

  目前,阳山正全面实施67个总投资5.2亿元的县城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工程,现已启动建设项目42个。深入开展县镇村三级文明创建,上半年,创文工作在全市考核排名第一。今年,阳山全面启动镇街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实施电网和通信线路架设凌乱不规范的整治工程,实行“弱电”并杆并列架设,不断完善镇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整治镇街“脏乱差臭”现象。目前,各乡镇“一个规划”已全部完成,并成立了镇街综合管理队伍,“三项整治”初见成效。

  以阳城、杜步、七拱为先导区,围绕“配强、放权、搞活、做旺”要求,阳山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两个类别“1+3”〔第一类“1+3”即交通(道路、公交、供电、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第二类“1+3”即城镇建设(县城扩容提质、镇街整治提升)+绿色产业、美丽村庄、美丽田园〕方面完成建设或有明显提升,激活乡镇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现在各乡镇正根据自身实际大胆探索,以进一步激活乡镇发展动能。今年,七拱镇已成功入选2019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见证观察

  抢抓机遇,以所优所长融入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是牵引带动全局工作的“纲”。阳山县委书记余国平介绍,作为粤北山区的阳山,正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自身所优所长积极融入到大湾区建设中。

  紧邻大湾区,阳山着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对接大湾区所向所需。目前,阳山积极探索点状供地和农业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办法、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盘活涉农资金;有计划稳妥推进农村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闲置校舍、旧厂房、闲置农房、闲置地等整治,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同时,加快七拱产城融合园区和城东兴农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把握大湾区环境友好型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等的产业转移,打造全县经济新增长极,并谋划打造一批面向大湾区的“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基地,以把阳山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以自身绿色生态优势为重点,阳山积极谋划打造对接湾区新高地。如以全域推进土地整治整合为基础,以建设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推进蔬菜、水果、茶叶、优质稻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优势产业格局,支持鼓励植根于农村的乡村企业落地建设。对接大湾区城市品质生活新需求,进一步擦亮“阳山淮山”“阳山西洋菜”“阳山鸡”等区域公共品牌,以高品质、多样化路径打开大湾区市场。加快推进全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成为承接大湾区生态旅游、运动康养目的地。

  此外,阳山还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载体,通过不断完善公路交通现代化综合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硬底化、窄路基路面拓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路段整治工程,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成果,全面推进公路路域综合整治工作,完善“电网”建设,加大信息一体化建设力度等,力图全方位融入大湾区。

  数读

  ●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5732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4.05亿元,增长了180.5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952年的230.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4.7亿元,增长了202倍;

  ●人均收入从1952年的251元增长到2018年的到1.9万元,增长了74.7倍。

  ●20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为11.73亿元,比1952年的7万元增长了1.67万倍。

  ●201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55.95亿元,比1952年的5071万元增长了10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5998元,比1980年的161元增长了98倍。

  ●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64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65亿元。

  ●县城面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不足10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0多平方公里。

  一线走访

  公园景观提升见证城市美好发展

  从清连高速阳山出口下来,进入阳山县城,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景象便会扑面而来,“生态阳山、善美之县”的感受第一时间直击人们心中。

  目前,阳山还正在启动多个县城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工程。县城内的江滨公园景观提升工程便是其中一个。

  江滨公园旁是美丽的连江河,站在沿河的步道上,沐浴着江边吹来的柔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近期天气炎热,白天市民群众去到公园游玩的人数不多,但一到太阳西下,公园便会变得热闹起来。每到傍晚,附近的居民就会来到江滨公园里散步休憩。

  舒适的公园驿站,平整的亲水步道,宽敞的广场,洁净的园区道路,明亮的灯光,以及青翠的草皮和茂盛的水生植物等无不让市民感慨,这里从杂草丛生的荒凉到今天的整洁美丽,也力证了阳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阳山县江滨公园景观工程项目包括江滨公园、贤令湖公园、贤令山公园、文塔公园,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于2018年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把连江一河两岸秀丽的山水风光、贤令山和文塔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等融为一体,对修复滨水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和阳山经济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该项目总体建设进度已接近尾声。阳山县长廖敬华介绍,为推进县城扩容提质,阳山正全面实施67个总投资5.2亿元的项目建设工程,目前已启动建设项目42个,占项目总数的62.8%。

  在今年召开的阳山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阳山明确提出,要高水平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文明创建,全面实施县城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工程,力争2019年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