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广东出台政策保障乡村振兴用地

涉农市县各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 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11-07浏览次数:205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肖婉琦)涉农市县各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新增需求,优先审批符合规划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将落实用地政策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补充意见(试行)(简称《意见》)的通知,旨在切实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旅游、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用地难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乡村建设与产业健康发展。

  

用地指标

预留部分地用于新业态

《意见》明确,乡村振兴建设用地纳入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范畴。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根据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在编制和实施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可预留一定比例(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用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或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大力推进拆旧复垦工作,促进腾退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按规定盘活利用并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观念,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和水田,少占旱地,尽量使用低丘缓坡。

《意见》提出,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工作。省级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涉农市县各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优先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园区和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各地当年未使用完毕的乡村振兴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省自然资源厅收回,报经自然资源部同意后由省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用地。

 

设施农用地

允许生猪养殖使用耕地

为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意见》要求,设施农用地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利用劣质耕地,避免占用水田等优质耕地。除规模化粮食生产(不低于500)涉及的配套设施可按规定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外,禁止其他农业设施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要合理控制设施用地规模,附属设施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工厂化作物栽培5%以内,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最多不超过10(规模化畜禽养殖不超过15)

《意见》还提出,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要。

《意见》强调,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土地。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或结束后,设施不再使用的,应按要求进行土地复垦,原地类为耕地的应复垦为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设施农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应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复合利用

建立点状供地管理制度

为鼓励乡村土地复合利用,《意见》提出,优化设施农用地、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在保障村民合法居住权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建设民宿民俗、创意办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体验活动场所。严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

在建立点状供地管理制度方面,《意见》提出,经认定的点状供地项目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保留用地,按现用途管理,由项目用地单位与土地权利人依法协商种植、养殖、管护与经营关系,并依法办理集体土地流转手续。符合农村道路、林道建设条件的,可纳入农村道路用地、林业生产设施用地管理。点状供地项目,属于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的,可按规定合理设置土地供应前置条件。

 

产业园用地

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为保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用地,《意见》要求,省级现代农业园所在市县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用地纳入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范畴,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保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地级以上市根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际用地需求,对用地指标应保尽保。

此外,为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地管理,各市县可按点状供地管理制度模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地审批和登记办证程序,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后一般在半年内完善相关用地手续。

 《意见》还提出,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地通过“三旧”改造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微企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项目,省级将按照“三旧”改造政策标准予以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休闲农业

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审批

 《意见》明确,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促进产业升级、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加强用地统筹管理,鼓励和支持农耕文化、美丽田园、生态农业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为优化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用地管理,《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等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对符合规划和用地统筹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农村厕所、旅游驿站、景观平台、品鉴室、停车场、餐饮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建设用地,可通过点状供地办理用地手续。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土地支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土地入股等方式解决用地需求。充分利用设施农用地有关政策,在农地农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情况下,允许建设相关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