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啃下硬骨头”,确保“真脱贫、稳脱贫”?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次数: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如何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攻克最后的贫困硬骨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稳脱贫?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

    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做好兜底保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道‘加试题’。”李兰表示,受疫情影响,原有兜底保障对象收入减少、生活成本增加,客观上需要加大兜底力度;部分低收入群体、贫困边缘户陷入贫困或成为兜底保障对象,扩大了兜底保障规模;疫情期间制定的应急性特殊政策,以及后期兜底保障对象增加,也加大了财政资金保障压力。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兜底脱贫?李兰建议,通过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兜底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帮扶以及督促检查四项机制,进一步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救尽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具体而言,健全完善贫困人口监测预警机制,通过信息比对,找出未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范围的人员,建立台账,为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提供实时监测数据。”李兰说,应落细“按户保”和“单人保”政策,优化集中供养服务供给,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做到有困必帮、有难必救。

  广东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何让贫困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携手奔小康?李兰认为,应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在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结对帮扶、重大项目落户选址等方面,优先考虑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增强了,支撑稳定脱贫的办法也就多了。”李兰说。

  李兰建议,继续推动扶贫工作“四个不摘”,即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持续用力,防止边缘户和已脱贫贫困户返贫,坚持对脱贫贫困户进行动态监测,按照最新情况灵活调整扶贫资金的分配方式。加大珠三角地区通达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重视粤东西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

    建立高效顺畅的消费扶贫网络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之年,巩固‘战果’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认为,由于部分已脱贫人口稳定性不强,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任重道远。为此,她深入广东以及全国各地的农村调研,并建议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区、县”四级统筹、多级传导的产业扶贫机制,更加充分发挥造血扶贫的作用。

  熊晓冬认为,部分已脱贫人口容易返贫的主要原因,包括贫困户增收项目不稳定,产业扶贫项目持久性有待加强、覆盖面有待扩大等。“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受阻、产品滞销等都会使生产发展基础薄弱的已脱贫户、边缘贫困户产生返贫致贫风险。”

  对此,她建议将建档立卡学生补助范围扩大至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好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定期开展扶贫工作“回头看”,动态跟踪超过贫困标准线不多、收入来源不稳定脱贫人口状况。

  通过长期走访调研,熊晓冬认为,必须加快优化产业扶贫机制,充分发挥造血扶贫的作用。她提出,由国家级、省级或跨区域级单位牵头,制定扶贫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营销及维护管理总体目标。同时,以省为单位,在全省范围内综合评估各市发展优势及资源特征,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各市扶贫龙头产业;以区、县为单位,侧重发展龙头产业下的一到两种相关产业,形成片区规模化发展。

  脱贫攻坚,消费扶贫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加快建立高效、顺畅的消费扶贫网络。”她说,可以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团队,精准分析贫困地区农产品、劳务、民族手工艺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品特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构筑区域性消费通道。各级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边远山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德标: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抗风险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脱贫之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德标从农业、农村、农民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在农业发展方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引发了梁德标的思考。“一方面,农民销售渠道信息不通,抗风险能力弱,又容易盲目跟风种植;另一方面,当前农民参保认同度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扩面工作有待提速。”他建议要积极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广泛宣传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参加农业保险。此外,要从农业人员素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费保障、农业技术帮扶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提高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的能力和水平。

  “在各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进一步引进新业态和特色产业,对激活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也大有裨益。”梁德标建议,设立电商平台,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合理调配产业生产和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产业引进,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加强农村教育,开办农民夜校,努力搞好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推动稳定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脱贫任务艰巨,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也是一个重大课题。”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一直热心关注并参与扶贫事业。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杨国强认为,应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在杨国强看来,“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贫困群众脱贫后返贫的重要原因,这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他建议加强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目前,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杨国强说,例如广东一些农村就举办粤菜师傅、月嫂保姆等职业技能培训,在促进就业上取得很好效果。同时,应放宽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招生限制,扩大在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接受职业教育。

  杨国强呼吁,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准宣传,通过现实的案例,让大家认识到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出路,技能型人才也是对国家很重要很有贡献的群体。同时,加强对贫困生就读职业学校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