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动融入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做好“三农”政策研究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3月11日,由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
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原司长、研究员申茂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颜学亮,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原专职副局长梁健,广东省委农办原副巡视员许伟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刘付启荣,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杨叶飞,以及该中心特邀研究员汤琼、闫晓菊受邀出席本次座谈会,共同为广东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献计献策,为中心未来发展“问诊把脉”。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建秋为中心特邀研究员颁发聘书
座谈会上,大家集中讨论了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经验与模式,并结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改革和治理五大重点行动的理论和实践,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周年的理论意义与具体成效作出了详实总结与全面升华,为乡村振兴政策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养殖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深海养殖全产业链,将其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好途径。”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原司长申茂向对目前“三农”政策研究领域影响力不足、示范项目难立、建议落实较难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内成立时间较早、发展经验较足的省级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应当立足广东,擦亮“牌子”,密切关注乡村建设实际情况,拓宽农村政策研究半径,抓住国家乡村发展的时代机遇,持续服务于“三农”问题研究。
一众行业大咖、中心特邀研究员共同为广东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献计献策
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颜学亮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周年的重要成果。”他从政策研究角度出发,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流转、闲置宅基地的充分再利用、种业及养殖业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还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切入点,聚焦广东省蔬菜、花卉、鱼类养殖等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与展望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路径。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原专职副局长梁健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强调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国情民情对持续做好“三农”政策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当前广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衔接,建立与各级党委政府协同合作沟通的常态化机制,应该成为中心未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
“政策研究者要做微观的专家,宏观的战略家。”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刘付启荣为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未来的工作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指导。他说,政策研究必须从国家战略大局出发,围绕国家和广东需求,做到围绕中心、实事求是、超前预见、深入实际,信息反馈,为实践服务,为决策服务。同时,要结合微观社情研究,将咨情辅政、服务社会作为工作目标长期开展研究。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广东省委农办原副巡视员许伟滨认为:“摸清农村社会现实需求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基础。”如何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征收、村庄规划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和服务化体系等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国“三农”领域研究难以绕开的重要课题。作为农村政策研究者,应当着重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脚踏实地的现实关怀,立足乡村实际处理现实问题。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杨叶飞高度肯定了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过往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心未来发展寄予了深切的期待与祝福。他表示,目前我国政策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直接照搬国外先进经验的“本本主义”问题和偏离实际的牵强附会问题。基于现实问题的高质量和深入研究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缺失。希望中心未来立足“三农”,加大研究力度,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中心特约研究员汤琼提出,中心发展要立足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协调多方资源,扩大中心服务范围,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服务;中心特约研究员闫晓菊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愿景提出了新见解。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建秋主持会议并致辞
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建秋主持会议并致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广东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工作思路等,详细介绍了中心智库建设成效和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
会上,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还聘任了申茂向、颜学亮、梁健、许伟滨、刘付启荣、杨叶飞、汤琼、闫晓菊为中心特邀研究员,并颁发了特约研究员聘书。(文/图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