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等: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破题之钥”

发布者: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7-08浏览次数:65

来源:南方日报   2024年07月08日  第A11版

    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07/08/content_10105183.html



     ■李凤亮 文晓巍

    ●加快农村网络、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其与农业信息获取、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通过三产融合实现县域不同产业要素的城乡流动和扩散,提升农业经济价值,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完善的产权制度相结合,确保要素的拥有主体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规律自由活动,形成要素拥有主体的自主决策机制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广东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域经济短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掣肘。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广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破题之钥”。广东应从创新发展要素、优化发展结构、延展发展功能等层面着手,使新质生产力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发展要素,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强化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当前广东大多数县域产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工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摒弃了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旧有生产模式,转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尖端技术,迈上低消耗、高效能、高质量、环境友好的新经济增长之路。广东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学技术在县域产业升级中发挥革命性作用。持续推动县域数字产业创新和转型发展,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县域传统产业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县域清洁能源、清洁技术、绿色建筑、电动交通、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人才集聚,汇聚发展动能。劳动者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积极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当前广东县域人才“总量少、跟不上、较单一、不平衡”等问题明显。应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各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等方式,积极培育各参与主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素养,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转化。深入落实“双百行动”,推动高校与县域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方面的深度合作。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培育乡村CEO和高素质农民。以服务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完善资源配置,提供发展保障。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长期以来,由于城乡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均衡与公共服务的不对等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难题。广东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供给能力,加快农村网络、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其与农业信息获取、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降低各个环节协同中的资源与成本消耗,提高整体产业效率,带动整个产业链集聚与结构优化,同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发展结构,孕育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三产融合,变“生存农业”为“富民农业”。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但并不意味着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通过三产融合实现县域不同产业要素的城乡流动和扩散,提升农业经济价值,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此,一方面,要延伸农业产业链,从县域层面着眼,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的向后延伸和下游拓展等方式,积极推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的有机联结,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农业价值链,积极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生态、文化、康养、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大农业”链条,并通过构建完备的农产品供销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等方式,形成农业与加工服务业的交互融合,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区域协同,变“单打独斗”为“整体联动”。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所对应的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产业形态,这正是县域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发展模式。当前,珠三角县域GDP总和超过全省县域GDP的70%。非珠三角许多县域普遍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等特征,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通过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共享创新资源等方式,突破土地局限,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让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土地向产业链、要素链、价值链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从竞争走向合作,实现新型生产要素在县域的优化组合,让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因地制宜,变“散小弱亏”为“专精特新”。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针对当前县域产业集群面临的产业规模小、“集”而不“群”、产业配套支撑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广东应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县域经济规划中突出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具体来说,对于特大城市和都市圈周边以及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域,要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和服务功能的疏解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围绕支柱企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专精特新”优势,厚植工业优势、制造业优势。对于沿海县域,要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推动临港重化、海工装备、海洋牧场、滨海旅游等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做强“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对于文旅资源丰富县域,要融合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延展发展功能,创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形态

    效能提升,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首先体现在提升发展效率,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加速县域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的生产效率,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产业融合、区域融合、跨界融合,有助于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集群效应,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导向会引领县域经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绿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果公平,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共富。生产力价值体现于物质与社会双重属性之中。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追求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根本标尺。新质生产力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新系统,鲜明指向对原有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创新性突破和超越。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县域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它能够突破固有的时空限制和传统的产业边界,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与经营主体深度融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快速流动,加快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三次产业间的融合进程,从而为产业集聚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与共同富裕。

    体制优化,助力县域经济行稳致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科学高效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完善的产权制度相结合,确保要素的拥有主体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规律自由活动,形成要素拥有主体的自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主体和要素的活力。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治理格局。县域经济发展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动作为,也有赖于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晓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