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方日报 A08版理论周刊 时间 2024年10月14日 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10/14/content_10114537.html
编者按
10月9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中共珠海市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协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研讨会·文化强省建设论坛在珠海举行。与会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努力交出‘两个文明’好的答卷”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广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建言献策。现将研讨会主论坛主旨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嵩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文化强国的核心力量就体现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上。所谓文化软实力,最核心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精神等方面所发挥的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对内是以精神文明建设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对外是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占领文化高地和传播高地,有效提升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今日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重要的表征是文化自信。从中华五千年文明道路到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再到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独立自主。新时代新征程,在文化领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于培育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塑造能够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指导行动的共同价值信仰和奋斗目标,鼓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通过加强党内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层面上获得刚性支撑。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发展,才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蕴藏于亿万民众之中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新的动力来源,就在于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自主自觉的基层探索相结合,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必须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但同时更要鼓励基层的探索创新,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尊重基层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对于改革路径的自发自主探索,在这个基础上及时把基层形成的改革经验和政治智慧上升为相关政策,并将之应用于指导和推动更大范围的改革。在人民需求和国家意志的充分互动对话之中,汇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得改革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有机结合,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要把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统一起来,凝聚各方智慧,从而保证改革持续向前推进。
以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激发岭南文化现代活力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李凤亮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文化生产力,“新”在科技创新,“质”在高效高质,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同时,不忽视、不放弃传统文化产业,在改革、融合、人才等关键点上持续发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悠远广博的内容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牵引的文化产业提供内容支撑;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深厚的华夏哲思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是促进广东文化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广东赓续岭南文化,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中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新篇章。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人民继本土之特色、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所形成的具有包容、创新、多元、务实、开放等特性的先进文化,是一种集华侨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商贸文化等为一体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与其他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岭南文化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传统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其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新的价值和生命力,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动力。
近年来,随着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推进,岭南文化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激发广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比如,以粤剧、醒狮、咏春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符号频频“出圈”,特别是“中华战舞”英歌舞在英国伦敦的演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英歌热潮,这些都是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表现形式“出圈”“出海”的缩影,展现了岭南文化不断创新的无限潜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打造岭南文化时代品牌的核心力量,应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提升,持续擦亮岭南文化品牌,激发岭南文化现代活力。
建设新型文化人才队伍,是打造岭南文化时代品牌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一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二要强化爱才意识,打造用才高地;三要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做好引才、留才工作。
打造岭南文化时代品牌,不仅要开发和运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生产工具,而且要着力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具体而言,要加快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化生产的渗透速度;加强技术的突破,形成新技术工具;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新型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劳动对象是文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打造岭南文化时代品牌的重要内容。当前,数字技术的运用拓展了文化生产的边界,文化劳动对象由有形领域拓展至无形领域,文化应用场景也持续增多,“文化+科技”更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涌现了一批文化新业态。打造岭南文化时代品牌,应加快推动岭南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要加快构建“岭南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重视岭南非遗的活化利用,聚焦岭南文化生产优质内容。
传承发展岭南文化 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 彭玉平
在中华文化的多种板块中,岭南文化是区别于中原、江南等地方文化的一种独特存在。
岭南的“岭”指南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五座山脉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北方冷空气被强势阻止,南风暖湿气流也无法北上,因此岭南地区气候温润、生态多样,自然地貌也与北方形成差异。岭南与江南都在南方,但江南与中原几乎一体,而岭南与中原在历史上长期隔膜,隔膜影响发展与融合,但也保持传统和特色。
南岭不仅是岭南与岭北在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文化和历史的分界线。历史上的南岭,客观上阻碍了南北交通,但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许多北方人特别是中原一带人为求生存迁居岭南,形成了岭南的客家文化,以及带有原生意味的广府文化与潮汕文化。在岭南地区,多民族共存,多文化共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典范。
从历史上看,岭南对中原文化大体经历了受容、兼容、包容的阶段,并最终自成一家。一方面,岭南文化坚守本土文化的“古风”,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其他文化。所以,在岭南文化的内质上,不断锻造出强大的包容性、突出的思想性、强烈的忠义性、自觉的创造性等新的品质,有力地丰富并提升了中华文化的格局和境界。岭南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海岸线漫长,岭南文化富有海洋文化的特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人具有冒险精神、勇于开拓,重视商业发展。因此,岭南文化拥有务实、开放、兼容和创新的特质。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世界级的文化支撑。岭南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在传承和创新中形成一种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这种文化品牌,应该是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质文化。要通过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的内涵,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用文学讲好湾区故事 从人生观照时代变化
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部主任,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烟霞里》作者 魏 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部署,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出新的要求。
当下,讲故事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文学界时兴“素人写作”,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讲故事的行列,为文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文学不再只是一门专业,而是更接地气,与老百姓的生活同声共气。用文学讲好湾区故事,就要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择取最能代表湾区发展变革的题材、最能体现湾区人文风貌的元素进行艺术表现,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写出湾区故事的特殊性来。30年前,广东生产了《情满珠江》《打工妹》《雅马哈鱼档》等影视文学作品,充满了岭南元素,反映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下海潮和打工潮,极具时代特色,成为当时的爆款。今天再写广东故事、湾区故事,照搬照抄是不行的,得找准角度,文化视角就是一个选择。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序列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和京沪文化不同,岭南文化比较低调,不那么强势,务实、开放、包容是其特征,外来事物在岭南地区容易被吸纳,再和本土融合,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海纳百川。用文学讲好湾区故事,既要体现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包容的特点,也要把广东人敢于“饮头啖汤”的精神展示出来。另外,文学和影视创作都需要耐心。创作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时间,从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作品也需要时间。《我的阿勒泰》在“出圈”之前,李娟在圈里火了几十年,但是圈外人基本不知道她。王家卫在十年前就买了《繁花》的版权,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能成为精品。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湾区不缺好故事,出好作品只是时间问题。多年前有一本书叫《故事照亮未来》,假以时日,故事一定会照亮湾区。
另一方面,怎么写是关键所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先发优势一直都在。广东这片热土,是几代中国人追梦的地方,是改变了他们人生命运的地方,是承载了他们青春记忆的地方。他们中许多人的故事,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所以写什么不是问题,怎么写才是问题。“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其实也是“怎么写”的问题。从文学角度来讲,就是汉语言的运用;从电影角度来讲,就是镜头的运用。这些都是审美的需要。叙事体系涉及庞杂,但叙事是门学问,所以,怎么写、怎么讲述,是关键所在。首先,写人是第一要务。文学是人学,对于人物的塑造应优先于情节,人物写好了,情节自然会产生出来。其次,切口要小、要实,切忌概念化、空泛化。文学是具象的艺术、人生的艺术,把人和人生写好了,相当于是把时代和社会也写好了。
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机制
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员 肖海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全国各大博物馆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我们在暑假期间,为了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先后采取了延时开放等多种措施,仍无法完全满足市民进馆参观的需求。博物馆之所以热度持续高涨,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文化自信持续增强,二是参观博物馆成为新社交,三是观众对优质文化产品需求越来越高。
广东省博物馆作为新入选的央地共建国家重点博物馆,也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的一家博物馆。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粤博实践,把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基层群众面前,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提出了打造立体博物馆的全新理念并付诸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立体博物馆涉及博物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如立体的展览、立体的藏品利用、立体的研究、立体的教育、立体的宣传、立体的安保等,具有不断延伸拓展的特性。
在立体的展览方面,我们打造了9大主题的展览资源库,包括世界文明、世界艺术、古代艺术、考古中国、区域文化、自然科普、“一带一路”、红色题材、工艺美术9个系列。得益于策展机制的创新,广东省博物馆已连续11年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推荐相关奖项;连续多年原创展览入选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在立体的教育方面,我们积极拓展教育活动种类和受众面,打造了“暑期博物馆之夜”“鞋盒里的博物馆”“粤博志愿服务”“沉浸式导赏”“粤港澳大湾区研学”等多个品牌项目。服务是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职能,广东省博物馆致力于环境美化提升、智能管理提质和服务体验提升共享,颇受观众欢迎。
在立体的宣传方面,我们拥抱新媒体,建立起宣传服务矩阵,及时推出如直播、短视频、微记录、线上音乐会、粤博讲台等各类线上活动。广东省博物馆作为国内文创工作试点单位,在国内较早探索文创开发工作,结合馆藏元素,携手文创企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成功打造了多个文创爆款产品。目前已成功孵化出数字藏品、水下考古盲盒、白切鸡系列文创等知名文创IP。
在打造立体博物馆的基础上,我们还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7大平台作用,积极探索服务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一是依托流动博物馆平台,推动文化服务下沉;二是打造“博物馆+基金会”平台,开拓筹资办展渠道;三是打造大湾区文创联盟,推动创意落地实施;四是打造共建平台,助力基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五是打造学术平台,提升学术影响力;六是搭建学术对话交流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七是发挥省内龙头馆的聚合辐射作用,助力全省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推动我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品质追求;将服务重心进一步下移,将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直送基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优势,努力向世界讲好岭南文化和岭南故事,努力建设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传承保护非遗文化
共塑一流人文湾区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澳门文教出版协会会长 林发钦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文化软实力承载的民族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共识的凝聚和人文情怀的延续等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转向注重传承创新与保护创造,在国家文化战略的引领下,非遗保护成为提升文化自信、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从文化传承维度,非遗保护是延续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脉的途径之一;在社会治理层面,非遗保护是增进民族、社区、个人情怀的一种方式;在旅游发展方面,具备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旅游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从人文湾区视角,将非遗保护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是彰显岭南文化底蕴的有力部署。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在文化渊源上一脉相承,大湾区内丰富多彩且“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不仅是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文化结晶,更是共建人文湾区的民俗基础、认同根基和文化公约数。澳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不仅在于可见的硬件建筑,同时也体现在多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共塑一流人文湾区作出自身独特的贡献。
澳门文化结构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兼容以葡萄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结构。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过程中,澳门非遗文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具体来看,澳门现持有的两项世界级非遗(粤剧、妈祖信仰)均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现持有的11项国家级非遗中,除了“土生土语话剧”和“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两项为澳门特有以外,另外9项均为中华文化在澳门的“分支”;现持有的12项“澳门非遗名录”和70项“澳门非遗清单”中,分别有8项和62项隶属于中华文化。由此可见,在“一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澳门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澳门的重要代表之一。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自2011年起,连续举办了以“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代表的一系列非遗文化展陈、展演活动,澳门民众在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保护、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滋养中华文化之根、坚守中华文化之魂的民族情怀,进一步铸牢了以中华文化为根本、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责任感。
从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视角,澳门可以从三个层面参与到人文湾区的建设之中。一是牵头非遗文化平台建设。以澳门“一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于粤剧、凉茶、妈祖信仰等三地共同持有非遗项目的人才配置、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在共塑一流人文湾区过程中牵头粤港澳非遗文化平台建设。二是引领非遗文化理论建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充分发挥“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澳门文化结构优势,探寻粤港澳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学理规律,在共塑一流人文湾区中引领粤港澳非遗文化理论建构。三是推动民众互享粤港澳非遗文化。通过举办“粤港澳非遗博览会”“粤港澳非遗文化节”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融入粤港澳民众的生产生活、民俗活动和文化语境之中,实现民众互享粤港澳非遗文化。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